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亲权制度研究及其立法构建

前言第1-12页
一、亲权制度概述第12-19页
 (一) 亲权的概念第12-13页
 (二) 亲权制度的法律特征第13-15页
 (三) 亲权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5-19页
  1. 从拥有绝对支配力的家父权,到具有权利保护意义的父权,再到以保护教育未成年子女为目的的现代亲权制度第15-16页
  2. 亲权的行使从父权绝对到父母双方共同平等的享有第16-17页
  3. 亲权的行使从毫无限制到严格的限制与监督,从“为父的利益”到“为子女的利益”第17-19页
二、亲权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9-50页
 (一) 亲权法律关系的主体第19-23页
  1. 亲权人第19-22页
  2. 亲权相对人第22页
  3. 亲权义务主体第22-23页
 (二) 亲权法律关系的客体第23-25页
 (三) 亲权法律关系的内容第25-41页
  1. 亲权内容中各具体权能的体系结构第25-28页
  2. 亲权人身权第28-34页
  3. 亲权财产权第34-41页
 (四) 以子女利益为本位的亲权变动形态第41-50页
  1. 亲权变动的体系第41-42页
  2. 亲权的丧失第42-47页
  3. 亲权的恢复第47-48页
  4. 亲权的消灭第48-50页
三、应该建立我国的亲权制度第50-62页
 (一) 我国亲权法律关系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50-57页
  1. 采用大监护概念给我国的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带来的混乱第50-53页
  2. 关于父母对未成年人权利义务的规定过于笼统,不易操作第53-54页
  3. 关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权利义务的规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第54-55页
  4. 未将子女最佳利益原则作为判定父母离婚后亲权归属的最高原则第55-57页
 (二) 建立我国的亲权制度的必要性第57-62页
  1. 建立亲权制度是我国私法建设的必然第57-58页
  2. 亲权制度是规范父母子女之间保护教养关系的最佳立法模式第58-59页
  3. 建立亲权制度是现实情况的需要第59-60页
  4. 建立亲权制度是完善我国民法体系的需要第60-62页
四、对建立我国的亲权制度的立法建议第62-74页
 (一) 在名称上采纳亲权的概念第62-63页
 (二) 在体例上明确区分亲权与监护第63-65页
 (三) 确立建立亲权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第65-66页
 (四) 充实亲权制度的内容第66-70页
  1. 应该详细规定在不同亲子关系状况下,亲权人应如何认定第66-67页
  2. 应该明确规定亲权的客体是特定的身份利益以及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和财产利益,而不是未成年子女本身第67页
  3. 应该详细的规定亲权制度的各项具体权能第67-69页
  4. 应该明确规定亲权的变动体系第69-70页
 (五) 明确规范父母离婚后亲权的归属及行使第70-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书目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安市岱岳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一篇:P2P即时通讯软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