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一、存款保险的制度背景 | 第12-13页 |
二、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一) 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 第13-14页 |
(二) 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三、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存款保险制度的微观和宏观法律分析 | 第17-25页 |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微观法律分析——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21页 |
(一)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主体的分析 | 第18页 |
(二)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客体的分析 | 第18-19页 |
(三)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内容的分析 | 第19-21页 |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宏观法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 第21-25页 |
(一) 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业危机处理法律制度中的定位分析 | 第21-22页 |
(二) 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安全法律制度中的定位分析 | 第22-23页 |
(三) 存款保险制度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法律问题分析 | 第25-45页 |
一、设立存款保险机构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25-31页 |
(一) 存款保险机构设立模式选择的分析 | 第25-27页 |
(二)存款保险机构的法律地位分析 | 第27-28页 |
(三) 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选择分析 | 第28-31页 |
二、投保机构范围界定问题的分析 | 第31-33页 |
(一) 投保机构的类别分析 | 第31-32页 |
(二) 对投保机构采用属地原则的分析 | 第32-33页 |
三、受保存款人范围界定问题的分析 | 第33-34页 |
四、受保存款范围界定问题的分析 | 第34-35页 |
五、存款保险投保方式的选择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六、保险费率的确定问题分析 | 第37-40页 |
七、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一) 存款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分析 | 第40页 |
(二) 存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分析 | 第40-42页 |
八、存款保险的赔付法律问题分析 | 第42-45页 |
(一) 存款保险赔付方式的分析 | 第42-43页 |
(二) 存款保险赔付采取限额赔付的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部分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5-56页 |
一、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层次 | 第45页 |
二、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宗旨 | 第45-47页 |
三、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 | 第47-54页 |
(一)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模式、法律地位和职能 | 第47-48页 |
(二) 投保机构的范围 | 第48-50页 |
(三) 受保存款人的范围 | 第50页 |
(四) 受保存款的范围 | 第50页 |
(五) 投保方式 | 第50-51页 |
(六) 保险费率的确定 | 第51-52页 |
(七) 存款保险基金 | 第52页 |
(八) 存款赔付的方式及限额 | 第52-54页 |
四、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建设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书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