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刘安与《淮南子》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前言第11-15页
第一章 刘安的身世与生平第15-36页
 第一节 刘长的生平经历第15-21页
  一、从皇子到少年诸侯第15-16页
  二、从诸侯王到阶下囚第16-21页
 第二节 刘安从封侯到封王第21-25页
  一、刘安幼年封侯第21-22页
  二、刘安少年封王第22-25页
 第三节 刘安从诸侯王走向没落第25-32页
  一、波澜不惊的政治风波第25-26页
  二、身死国灭的政治风暴第26-32页
 第四节 刘安谋反辨析第32-36页
  一、朝廷制造的谋反冤案第32-34页
  二、来自宫廷档案的史料第34-36页
第二章 刘安的生活时代第36-45页
 第一节 社会政治背景第36-41页
  一、社会经济从凋敝到复苏第36-37页
  二、治国思想从无为到有为第37-39页
  三、治国方略从分封到集权第39-41页
 第二节 学术文化背景第41-45页
  一、黄老学成为主流学派第41-42页
  二、文化从多元向独尊转变第42-45页
第三章 刘安及宾客著述考述第45-58页
 第一节 文献著录的刘安及宾客著述第45-51页
  一、汉代典籍著录的刘安及宾客的著作第45-46页
  二、汉以后典籍著录的刘安及宾客的著作第46-47页
  三、刘安及宾客著作综述第47-51页
 第二节 刘安与《楚辞》《离骚传》第51-58页
  一、今本《楚辞》的四次编订第51-52页
  二、刘安编订《楚辞》辨析第52-54页
  三、《楚辞》对刘安的影响第54-55页
  四、刘安与《离骚传》第55-58页
第四章 《淮南子》编撰的有关问题第58-80页
 第一节 作者及书名第58-62页
  一、《淮南子》的作者第58-61页
  二、《鸿烈》与《淮南》的题名第61-62页
 第二节 《淮南子》编撰体系目的和各章主题第62-68页
  一、编撰的体系第62-63页
  二、编撰的目的第63-66页
  三、各章的主题第66-68页
 第三节 版本源流和许高注释的纷争第68-74页
  一、主要版本概况第68-73页
  二、许高注释的纷争第73-74页
 第四节 引用前代典籍情况第74-80页
  一、引用道家著作情况第74-77页
  二、引用其他著作情况第77-79页
  三、引文的方式和体例第79-80页
第五章 《淮南子》的黄老思想和文艺思想及文学价值第80-109页
 第一节 黄老道家的哲学思想第80-88页
  一、确立“道”的理论体系第80-82页
  二、赋予“无为”新的时代内涵第82-86页
  三、“无为”的时代必然性第86-88页
 第二节 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第88-95页
  一、以民为本的社会变革思想第88-90页
  二、“君道无为”的治国学说第90-95页
 第三节 《淮南子》的文艺思想与文学价值第95-103页
  一、《淮南子》文艺思想第95-101页
  二、《淮南子》文学价值第101-103页
 第四节 刘安及《淮南子》的影响第103-109页
  一、对统治者的影响第103-105页
  二、对后代思想学术的影响第105-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后记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沉积银和银钨合金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现代方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