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再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旧课程的教学弊端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9页 |
·数学探究教学与“再创造”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 | 第11页 |
·波利亚的学与教三原则 | 第11页 |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 | 第11-12页 |
·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12页 |
·创造性教学理论 | 第12页 |
·“问题解决”教学理论 | 第12-14页 |
3.研究过程 | 第14-29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14页 |
·模式的界定 | 第14-15页 |
·模式的基本环节 | 第15-17页 |
·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模式实施的教学原则 | 第19-20页 |
·模式实施的教学策略 | 第20-24页 |
·课堂实施的教学设计 | 第24-26页 |
·模式实施的评价方式 | 第26-29页 |
4.实验过程与初步成果 | 第29-31页 |
·实验阶段与基本要求 | 第29-30页 |
·实验操作与初步成果 | 第30-31页 |
5.对模式推广价值的认识 | 第31-34页 |
·案例法为“探究—再创”教学提供了选题的平台 | 第31-32页 |
·案例法为“探究—再创”教学提供了实施的平台 | 第32页 |
·案例法为“探究—再创”教学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平台 | 第32-34页 |
附录:“探究—再创”教学模式的典型课堂教学案例 | 第3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