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可生存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可生存性系统及P2P 技术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可生存性系统介绍 | 第16-17页 |
·可生存性系统的定义 | 第16页 |
·可生存性系统的特征 | 第16-17页 |
·DHT 算法概述 | 第17-21页 |
·DHT 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DHT 的特点 | 第18页 |
·DHT 的结构 | 第18-19页 |
·Chord 算法概述 | 第19-21页 |
·JXTA 综述 | 第21-23页 |
·JXTA 的技术特点 | 第21-22页 |
·JXTA 构架 | 第22页 |
·JXTA 核心概念 | 第22-23页 |
·JXTA 协议 | 第23页 |
·XML 简介 | 第23-25页 |
·XML 的定义 | 第23页 |
·XML 的特点 | 第23-24页 |
·XML 的应用 | 第24页 |
·XML 与JXTA 的关系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P2P 技术的可生存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第26-41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6页 |
·总体设计 | 第26-38页 |
·体系结构设计 | 第26-30页 |
·系统逻辑模块设计 | 第30-35页 |
·系统中JXTA 技术的应用设计 | 第35-38页 |
·关键技术 | 第38-40页 |
·通信路由机制 | 第39页 |
·信息分发算法 | 第39页 |
·并发下载机制 | 第39页 |
·安全认证机制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化P2P 网络的信息快速分发算法FastBroadcast | 第41-48页 |
·相关工作 | 第41页 |
·算法思想 | 第41-42页 |
·算法实现 | 第42-45页 |
·消息源的伪代码 | 第42-43页 |
·接收消息的伪代码 | 第43-45页 |
·理论分析 | 第45-46页 |
·算法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P2P 技术的可生存性原型系统LiveNet 的实现 | 第48-66页 |
·拓扑结构 | 第48页 |
·通信路由机制 | 第48-54页 |
·JXTA 技术的实现 | 第48-52页 |
·节点和资源的标识信息 | 第52页 |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第52-54页 |
·节点的失效处理 | 第54页 |
·节点的状态信息 | 第54页 |
·信息分发算法 | 第54-56页 |
·消息的发送 | 第55页 |
·消息的接收 | 第55-56页 |
·消息的处理 | 第56页 |
·并发下载机制 | 第56-60页 |
·多点下载 | 第56-57页 |
·断点续传 | 第57-58页 |
·负载均衡 | 第58-59页 |
·对等节点信息协议 | 第59页 |
·内容管理服务 | 第59-60页 |
·安全认证机制 | 第60-63页 |
·登录认证 | 第60-61页 |
·加密 | 第61-62页 |
·验证 | 第62-63页 |
·安全证书 | 第63页 |
·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结束语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