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内容提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9页 |
一、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高罗佩生平以及著述 | 第8-10页 |
2、高罗佩的中国缘——《大唐狄公案》的创作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三、 相关理论阐述及本文布局 | 第15-19页 |
第一章 《大唐狄公案》创作年代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像 | 第19-26页 |
一、 《大唐狄公案》的创作 | 第19-21页 |
二、 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中国社会的集体想象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大唐狄公案》里的中国人形象 | 第26-40页 |
一、 狄仁杰—理想官员的代表 | 第26-31页 |
二、 女性形象 | 第31-40页 |
1、中西方文学视角里的中国女性 | 第31-32页 |
2、高罗佩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 第32-35页 |
3、邪恶和善良的女性形象 | 第35-40页 |
第三章 《大唐狄公案》里的中国形象 | 第40-48页 |
一、 中国文化形象简述 | 第40-41页 |
二、 高罗佩笔下的大唐帝国 | 第41-48页 |
1、中国的地理风貌、政治和经济形象 | 第41-44页 |
2、司法行政制度和民俗形象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书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