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功能性甜味剂 | 第7-8页 |
·功能性甜味剂的定义 | 第7页 |
·功能性甜味剂的分类 | 第7-8页 |
·高果糖浆概述 | 第8-11页 |
·高果糖浆的定义 | 第8页 |
·国际上高果糖浆的分类 | 第8-9页 |
·高果糖浆的特性 | 第9页 |
·高果糖浆的应用 | 第9-11页 |
·微生物菊粉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产微生物菊粉酶的菌种选育 | 第11页 |
·菊粉水解酶系 | 第11页 |
·菊粉酶的应用 | 第11-12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高果糖浆生产技术 | 第12-13页 |
·在我国种植菊粉的原料——菊芋的意义 | 第13页 |
·我国高果糖浆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花果曲霉SK004 产外切菊粉酶发酵条件确定及粗酶液酶学性质研究 | 第15-29页 |
·引言 | 第1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20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15-16页 |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7页 |
·胞内酶和胞外酶的酶活 | 第20页 |
·碳源对菌种产菊粉酶的影响 | 第20-21页 |
·氮源对菌种产菊粉酶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初始pH 值对菌种产酶的影响 | 第22页 |
·不同NH_4H_2PO_4 浓度的酶活 | 第22-23页 |
·不同菊粉和蛋白胨浓度的单因素实验 | 第23-24页 |
·pH、碳源、氮源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 第24-25页 |
·不同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对菌种产酶活力的影响 | 第25页 |
·SK004 菌体生长曲线 | 第25-26页 |
·粗酶液的酶学性质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外切菊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29-41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Aspergillus ficuum 产菊粉酶体系分析 | 第34-35页 |
·酶组分的分离纯化 | 第35-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外切菊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1-49页 |
·前言 | 第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菊粉酶 | 第41页 |
·实验设备 | 第41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温度对菊粉酶的影响 | 第42-44页 |
·pH 对菊粉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菊粉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45-46页 |
·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对菊粉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菊粉酶水解产物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外切菊粉酶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 第49-56页 |
·前言 | 第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49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粗酶液酶解菊粉的动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粗酶液和纯化的菊粉酶的菊粉水解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粗酶液和纯酶液的酶水解产物分析 | 第53-54页 |
·高果糖浆的生产工艺确定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