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Ⅰ 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积极主义” | 第7-18页 |
一、何谓“司法积极主义”? | 第7-8页 |
二、DSB“司法积极主义”的基石 | 第8-10页 |
三、DSB“司法积极主义”的具体表现 | 第10-18页 |
Ⅱ DSB“司法积极主义”的成因 | 第18-26页 |
一、一般法理基础 | 第18-20页 |
二、“社会问题”的突显 | 第20-21页 |
三、WTO决策职能的软弱 | 第21-22页 |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大 | 第22-24页 |
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第24-25页 |
六、西方国家在争端解决法律文化中的强势地位 | 第25-26页 |
Ⅲ DSB“司法积极主义”的限度 | 第26-31页 |
一、国际政治与 DSB“司法积极主义” | 第26页 |
二、国际政治对 DSB“司法积极主义”制约的方式 | 第26-29页 |
三、国际政治对 DSB“司法积极主义”制约的效果评估 | 第29-31页 |
Ⅳ DSB“司法积极主义”的现实影响 | 第31-40页 |
一、DSB“司法积极主义”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 第31-35页 |
二、DSB“司法积极主义”对南北国家的影响 | 第35-40页 |
Ⅴ DSB“司法积极主义”与 WTO的合法性危机 | 第40-49页 |
一、“司法积极主义”与 WTO性质不符 | 第40-41页 |
二、“司法积极主义”与民主制度相悖 | 第41-42页 |
三、“司法积极主义”与国家主权原则冲突 | 第42-43页 |
四、“司法积极主义”表明 WTO“规则取向”的异化 | 第43-45页 |
五、“司法积极主义”表明 WTO决策权从政治部门向司法部门的转移 | 第45-46页 |
六、WTO的“合法性”危机 | 第46-49页 |
Ⅵ “温和的”司法积极主义 | 第49-59页 |
一、成员方的共同努力—重视外交与磋商程序的利用 | 第50-52页 |
二、DSB的努力—保持“司法克制” | 第52-55页 |
三、对DSU的改革建议—建立“遵循先例”原则 | 第55-57页 |
四、“温和的”司法积极主义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