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 ·黄河三角洲概况 | 第15-16页 |
| ·黄河三角洲地区细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细菌多样性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7-19页 |
| ·传统培养法 | 第17页 |
| ·CLPP | 第17-18页 |
| ·PLFA | 第18页 |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8-19页 |
| ·嗜盐细菌 | 第19-22页 |
| ·嗜盐菌定义 | 第19-20页 |
| ·盐适应机理 | 第20页 |
| ·嗜盐菌的应用领域 | 第20-22页 |
|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立题依据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2010 年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24-38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样品采集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 ·方法 | 第25-28页 |
| ·提取细菌总 DNA | 第25-26页 |
|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26-27页 |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27页 |
| ·连接反应 | 第27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7-28页 |
| ·测序及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28页 |
| ·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 ·PCR 扩增两种方法提取的细菌总 DNA | 第28页 |
| ·免培养法-黄河三角洲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28-34页 |
| ·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 第34-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2011 年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38-55页 |
| ·材料 | 第38-39页 |
| ·样品采集 | 第38-39页 |
| ·主要仪器、试剂及培养基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 ·细菌 16S rDNA 文库分析 | 第39-40页 |
| ·细菌 16S rDNA 文库多样性 | 第40-53页 |
| ·讨论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2010 年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嗜盐菌分离鉴定 | 第55-6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 ·样品采集 | 第55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土样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55页 |
| ·基因的 PCR 扩增、PCR 产物的纯化、连接转化及使用软件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 ·细菌耐盐度测试 | 第56-57页 |
| ·细菌抗生素抗性测试 | 第57页 |
| ·嗜盐菌种属鉴定 | 第57-62页 |
| ·讨论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