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官吏福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 绪言 | 第7-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 学术意义 | 第7-8页 |
2、 现实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概念界定与制度产生 | 第9-10页 |
(一) “福利”概念 | 第9-10页 |
(二) “官吏福利”的界定与产生 | 第10页 |
三、 汉代官吏福利制度的内容 | 第10-26页 |
(一) 官吏休假 | 第11-16页 |
1、 循环休假制度 | 第11页 |
2、 法定节假日休假 | 第11-12页 |
3、 特别休假制度 | 第12-16页 |
(二) 在职官吏之赏赐 | 第16-21页 |
1、 在职官吏赏赐的范围 | 第16-18页 |
2、 在职官吏赏赐的方式 | 第18-21页 |
(三) 致仕官员的恩赏 | 第21-26页 |
1、 官员致仕的条件 | 第22页 |
2、 致仕官员的恩赏 | 第22-26页 |
四、 汉代官吏福利制度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一) 身份性与等级性 | 第26页 |
(二) 多样性与灵活性 | 第26页 |
(三) 随意性与伦理性 | 第26-27页 |
(四) 渐进性与持续性 | 第27页 |
五、 汉代官吏福利制度的效应 | 第27-30页 |
(一) 积极效应 | 第28-29页 |
1、 有利于改善君臣关系 | 第28页 |
2、 具有社会导向性 | 第28-29页 |
3、 有利于免除官吏的后顾之忧 | 第29页 |
(二) 消极效应 | 第29-30页 |
1、 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 | 第29页 |
2、 强化了官吏群体内部的等级性和不平衡性 | 第29-30页 |
3、 促进官僚阶层的特权化与腐化,加重官民矛盾 | 第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