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 第1-2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三) 相关文献分析 | 第14-19页 |
(四)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五)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二、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 | 第24-41页 |
(一) 不同时期影响美国高教弱势群体资助法规政策的理念 | 第24-27页 |
1.为国培育英才的理念 | 第24-25页 |
2.人力资本理论及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 | 第25-26页 |
3.扩大选择自由的理念 | 第26页 |
4.成本分担的理念 | 第26-27页 |
(二) 美国高教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的现实状况 | 第27-41页 |
1.美国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处境不利的表现 | 第27-35页 |
2.美国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处境不利的影响因素 | 第35-41页 |
三、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演变 | 第41-48页 |
(一) 为国培育英才、促进经济发展时期的资助法规与政策 | 第41-43页 |
1.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 第41-42页 |
2.国防教育法 | 第42-43页 |
3.“肯定行动”方案 | 第43页 |
(二) 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时期的资助法规与政策 | 第43-45页 |
1.高等教育法 | 第44页 |
·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 第44-45页 |
3.中等收入家庭协助法 | 第45页 |
(三) 资助目标多样化时期的政策资助法规与政策 | 第45-48页 |
1.学生贷款改革法 | 第45-46页 |
2.纳税人救助法案 | 第46-48页 |
四、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的实施 | 第48-60页 |
(一) 美国针对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经济性实践 | 第48-55页 |
1.学生资助的经费来源 | 第48-52页 |
2.资助方式 | 第52-54页 |
3.学生资助的管理 | 第54-55页 |
(二) 美国针对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非经济性实践 | 第55-60页 |
1.先期干预计划 | 第55-58页 |
2.补习计划 | 第58-59页 |
3.其它措施 | 第59-60页 |
五、分析与思考 | 第60-71页 |
(一) 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的成就和局限 | 第60-63页 |
1.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的特点与成绩 | 第60-62页 |
2.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的局限 | 第62-63页 |
(二) 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63-71页 |
1.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与资助政策措施 | 第63-67页 |
2.我国在实施高教资助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3.美国高教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关于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76-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