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研究
摘 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 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 言 | 第8-14页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1页 |
·暂态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4-30页 |
·TSAT软件 | 第14-29页 |
·TSAT功能 | 第15-22页 |
·TSAT数据输入 | 第22-23页 |
·TSAT结果输出 | 第23-25页 |
·TSAT的动态建模 | 第25-28页 |
·TSAT软件性能评估 | 第28-29页 |
·IPFLOW软件 | 第29页 |
·BPA软件 | 第29页 |
·小 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暂态功率传输极限研究 | 第30-56页 |
·南方电网简介 | 第30-32页 |
·数学模型 | 第32-36页 |
·发电机模型 | 第32-34页 |
·负荷模型 | 第34-35页 |
·直流系统控制模型 | 第35-36页 |
·故障类型及稳定判据 | 第36-37页 |
·故障计算与分析 | 第37-45页 |
·直流系统故障 | 第37-40页 |
·静态负荷模型 | 第37-39页 |
·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 | 第39-40页 |
·交流系统故障 | 第40-45页 |
·静态负荷模型 | 第40-43页 |
·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 | 第43-45页 |
·功率传输极限研究 | 第45-54页 |
·静态负荷模型下的功率传输极限 | 第46-51页 |
·按旋转备用比例分配云贵机组出力 | 第46-49页 |
·增加的负荷全部由云南机组承担 | 第49-50页 |
·增加的负荷全部由贵州机组承担 | 第50-51页 |
·电动机负荷模型下的功率传输极限 | 第51-54页 |
·按旋转备用比例分配云贵机组出力 | 第51-53页 |
·增加的负荷全部由云南机组承担 | 第53页 |
·增加的负荷全部由贵州机组承担 | 第53-54页 |
·小 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暂态电压稳定分析 | 第56-78页 |
·电动机负荷模型对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58-67页 |
·电动机机械负荷特性对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60-62页 |
·电动机负荷比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62-67页 |
·无功补偿装置对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67-75页 |
·并联电容器补偿 | 第67-69页 |
·SVC与同步调相机补偿 | 第69-71页 |
·无功补偿措施的性能比较 | 第71-75页 |
·提高暂态电压稳定的其他措施 | 第75-76页 |
·小 结 | 第76-78页 |
结 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