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国土资源遥感调查项目成果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1章 绪论 | 第1-24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1-16页 |
·GIS概念 | 第11-12页 |
·GIS基本功能 | 第12-13页 |
·GIS与MIS的区别 | 第13页 |
·国内外GIS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元数据技术 | 第16-18页 |
·元数据的概念 | 第16页 |
·元数据标准 | 第16-17页 |
·元数据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元数据应用目的 | 第18页 |
·系统集成技术 | 第18-20页 |
·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多源数据集成技术 | 第19-20页 |
·系统功能集成技术 | 第20页 |
·课题背景 | 第20-22页 |
·总项目情况概述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在总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论文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2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系统分析 | 第24-37页 |
·现状调查 | 第24-29页 |
·用户情况调查 | 第24-25页 |
·数据源调查 | 第25-27页 |
·系统目的和任务调查 | 第27-28页 |
·国土资源数据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多源数据集成 | 第29-32页 |
·多源数据集成的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多源数据集成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元数据管理的需求 | 第32-34页 |
·元数据的作用 | 第32-33页 |
·元数据的意义 | 第33页 |
·元数据标准内容 | 第33-34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34-37页 |
·数据入库、更新 | 第34页 |
·查询与检索 | 第34-35页 |
·下载订购服务 | 第35-37页 |
第3章 项目成果管理子系统设计 | 第37-49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37-38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37页 |
·规范性原则 | 第37页 |
·共享性原则 | 第37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7页 |
·安全原则 | 第37-38页 |
·子系统与总系统的关系设计 | 第38-41页 |
·总系统组成结构 | 第38页 |
·总系统功能结构 | 第38-39页 |
·总系统数据组织 | 第39-41页 |
·子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 第41-43页 |
·子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 第41-42页 |
·子系统硬件运行环境 | 第42页 |
·开发工具 | 第42-43页 |
·子系统数据组织 | 第43-45页 |
·空间数据组织 | 第43-44页 |
·非空间数据组织 | 第44页 |
·元数据组织 | 第44页 |
·集中式存储策略 | 第44-45页 |
·子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子系统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子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第46页 |
·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47页 |
·子系统运行模式设计 | 第47页 |
·子系统与总系统集成设计 | 第47-49页 |
第4章 关键技术研究 | 第49-67页 |
·组件技术 | 第49-57页 |
·COM技术 | 第49-50页 |
·ActiveX控件 | 第50-51页 |
·ArcObjects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51-55页 |
·DLL与OCX控件 | 第55-57页 |
·ArcIMS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60页 |
·SDE技术 | 第60-63页 |
·GIS数据库的三种解决方案 | 第60-61页 |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 第61-62页 |
·基于ArcSDE的空间分析 | 第62页 |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查询和索引 | 第62-63页 |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63-67页 |
·ADO技术概述 | 第63-64页 |
·BOLB数据存储策略 | 第64-66页 |
·存储BLOB数据的方法 | 第66-67页 |
第5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 第67-86页 |
·系统开发工具与技术 | 第67-68页 |
·开发环境配置 | 第67页 |
·开发语言 | 第67-68页 |
·系统网络配置方案 | 第68页 |
·数据库建库流程 | 第68-76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68-69页 |
·数据整理 | 第69-70页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70-76页 |
·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 第76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76-84页 |
·数据更新维护 | 第76-78页 |
·成果数据查询 | 第78-82页 |
·下载订购服务 | 第82-84页 |
·子系统与总系统的集成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后续工作建议与发展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声明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