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论文--作物生理学论文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作物生理特征和籽粒品质的调控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第12-20页
 1.1 间套作根系对水肥的响应第12-13页
  1.1.1 间套作根系对水分的响应第12页
  1.1.2 间套作根系对施肥的响应第12-13页
 1.2 间套作地上生理指标对水肥的响应第13-16页
  1.2.1 间套作地上生理指标对水分的响应第13-15页
  1.2.2 间套作地上部分生理指标对施肥的响应第15-16页
 1.3 间套作土壤和叶片水分状态对施肥的响应第16-17页
 1.4 间套作小麦品质对水磷的响应第17-20页
  1.4.1 间套作小麦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第17-18页
  1.4.2 间套作小麦品质对施肥的响应第18-20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0-24页
 2.1 基本思路第20-21页
 2.2 研究内容第21页
  2.2.1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作物生理生态特征的调控及其产量效应第21页
  2.2.2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第21页
  2.2.3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1页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1-24页
  2.3.1 试验地基本概况第21页
  2.3.2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1-22页
  2.3.3 试验种植模式第22页
  2.3.4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2-24页
第三章 灌溉与供磷对作物生理特征的调控和产量效应第24-4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4-42页
  3.2.1 灌溉与供磷对群体作物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4-25页
  3.2.2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根系和叶片的细胞膜透性第25-26页
  3.2.3 灌溉与供磷对根系生物量空间变化的影响第26-33页
  3.2.4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根系根长空间分布的影响第33-34页
  3.2.5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根冠比的影响第34-36页
  3.2.6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2.7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叶片水分状态的影响第37-38页
  3.2.8 供磷与灌溉对群体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8-42页
 3.3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灌溉与供磷对小麦-玉米-马铃薯群体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第44-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4.2.1 灌水与供磷对复合群体小麦千粒重的调控第44-45页
  4.2.2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调控第45-46页
  4.2.3 灌水与供磷对复合群体小麦籽粒面筋含量的调控第46页
  4.2.4 灌水与供磷对复合群体小麦面粉沉淀值(SDS)的调控第46页
  4.2.5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第46-48页
 4.3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群体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第50-6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0-60页
  5.2.1 作物生育年度水分参数第50-51页
  5.2.2 作物耗水量第51-58页
  5.2.3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WUE)第58-59页
  5.2.4 以水、磷二因素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第59-60页
 5.3 小结第60-63页
  5.3.1 灌溉与供磷对群体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0-61页
  5.3.2 群体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61-62页
  5.3.3 群体作物个生育时期的日均耗水量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6页
 6.1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群体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3页
 6.2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群体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3-64页
 6.3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群体作物产量的影响第64页
 6.4 灌溉与供磷对间套复合群体小麦品质的影响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核酶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