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直流伺服系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课题背景第7页
   ·直流伺服系统概述第7-8页
   ·智能控制理论简介第8-9页
   ·本人承担的工作第9-11页
第二章 直流伺服系统硬件设计第11-17页
   ·直流伺服系统的构成第11-12页
   ·控制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第12-13页
     ·控制计算机第12页
     ·数据采集卡第12-13页
       ·PCL-818L数据采集与控制卡第12-13页
       ·PCL-730数据采集与控制卡第13页
   ·伺服放大器第13-14页
     ·伺服放大电路第13-14页
     ·RDC模块的解码控制电路第14页
   ·旋转变压器与RDC转换模块第14-16页
     ·数字测角装置第14页
     ·多级旋转变压器第14-15页
     ·RDC转换模块第15-16页
     ·转换模块的数据传输第16页
   ·直流调速系统第16-17页
     ·电机扩大机第16页
     ·直流伺服电机第16-17页
第三章 模糊与自适应控制第17-31页
   ·智能控制概述第17页
   ·自适应控制概述第17-20页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自适应控制在直流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模糊控制概述第20-31页
     ·模糊逻辑的形成第20页
     ·模糊推理第20-21页
       ·模糊语言第20-21页
       ·模糊推理第21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1-23页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第23-29页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23-24页
       ·精确量的模糊化第24页
       ·模糊控制规则第24-26页
       ·模糊量的判决第26-27页
       ·论域、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第27-29页
     ·模糊控制的主要特点及研究现状第29-30页
     ·模糊控制的问题与局限性第30-31页
第四章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第31-47页
   ·基于模糊的自适应控制器第31-33页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第31-32页
     ·自校正控制系统第32-33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结构及原理第33-36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结构第33-34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原理第34-36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第36-37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辨识分析与建模第37-39页
   ·模糊自适应机构第39-42页
   ·前馈控制器的设计第42-44页
   ·控制算法的实现第44-47页
第五章 智能控制软件的设计第47-56页
   ·主控制程序流程第47-48页
   ·程序初始化第48页
   ·控制模式第48页
   ·中断服务程序第48-52页
     ·采集周期的选择第48-50页
     ·位置信号的采集第50页
     ·数字滤波第50-52页
     ·捷径整步第52页
   ·D/A输出第52-53页
   ·智能控制流程第53-56页
     ·时间最优控制第54页
     ·前馈控制器第54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机构第54页
     ·参考模型第54-56页
第六章 试验结果分析第56-60页
   ·位置输入的响应结果第56-57页
   ·速度输入的响应结果第57-59页
   ·加速度输入的响应结果第59-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 伺服放大电路原理图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下一篇:都市圈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