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16页 |
| ·缓蚀阻垢剂的分类简介及阻垢机理 | 第7-11页 |
| ·天然高分子缓蚀阻垢剂 | 第7-8页 |
| ·含磷缓蚀阻垢剂 | 第8-11页 |
| ·有机磷酸酯 | 第9-10页 |
| ·有机膦酸盐 | 第10页 |
| ·有机膦羧酸 | 第10-11页 |
| ·含磷聚合物 | 第11页 |
| ·阻垢机理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缓蚀、阻垢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缓蚀阻垢剂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PBTCA的合成工艺条件 | 第16-35页 |
| ·PBTCA的基本特点 | 第16页 |
| ·PBTCA的合成工艺 | 第16-18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17-18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实验药品 | 第17-18页 |
| ·实验装置图 | 第18页 |
| ·膦酸丁二酸四甲酯实验合成方法 | 第18-26页 |
| ·初步实验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 ·实验反应原理 | 第19页 |
| ·修改后的实验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及产物鉴定 | 第20-22页 |
| ·实验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20页 |
| ·极差分析 | 第20-21页 |
| ·水平变化时指标的变化趋势 | 第21-22页 |
| ·单因素实验分析 | 第22-23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22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23页 |
| ·产物鉴定 | 第23-26页 |
| ·红外谱图 | 第23-25页 |
| ·质谱图 | 第25页 |
| ·液质联用谱图 | 第25-26页 |
| ·2-膦酸二甲酯丁烷-1,2,4-三羧酸三甲酯的合成 | 第26-31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26-27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及产物鉴定 | 第27-29页 |
| ·实验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极差分析 | 第28-29页 |
| ·单因素实验分析 | 第29-30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产物鉴定 | 第30-31页 |
| ·红外谱图 | 第30页 |
| ·质谱图 | 第30-31页 |
| ·2-膦酸二甲酯丁烷-1,2,4-三羧酸三甲酯的水解 | 第31-33页 |
| ·活性组分测定 | 第31-33页 |
| ·红外谱图 | 第31-32页 |
| ·~(13)C_NMR谱图 | 第32-33页 |
| ·~(31)P-NMR谱图 | 第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PBTCA及其同分异构体缓蚀阻垢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研究 | 第35-56页 |
| ·阻垢作用机理 | 第35-36页 |
| ·缓蚀作用机理 | 第36页 |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简介 | 第36-38页 |
| ·从头算(abinitio)方法 | 第36-37页 |
| ·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 第37页 |
| ·半经验(semi-empirical)方法 | 第37-38页 |
| ·有机瞵酸类缓蚀阻垢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38-39页 |
| ·计算方法的选用 | 第39-4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0-53页 |
| ·几何构型 | 第40-43页 |
| ·电子结构 | 第43-45页 |
| ·原子上净电荷 | 第43-44页 |
| ·偶极矩、前线轨道能量和能隙 | 第44-45页 |
| ·阻垢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 ·缓蚀性能分析 | 第47-53页 |
| ·与缓蚀作用有关的量子理论 | 第47-48页 |
| ·各分子的HOMO轨道系数及相应的电子轨道布居数(n=2、3) | 第48-52页 |
| ·各药剂吸附机理推断及缓蚀性能评价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