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个别企业经济论文

大公食品公司薪酬制度设计

第一篇 薪酬设计的理论研究第1-21页
 1.1 薪酬设计的基础理论第7-14页
  1.1.1 有关薪酬的经济学理论第7-11页
   1.1.1.1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第7-8页
   1.1.1.2 西方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工资理论第8-11页
  1.1.2 有关薪酬的管理学理论第11-14页
   1.1.2.1 需求层次理论第12页
   1.1.2.2 双因素理论第12页
   1.1.2.3 期望理论第12-13页
   1.1.2.4 公平理论第13-14页
 1.2 薪酬的功能第14-15页
  1.2.1 激励功能第14页
  1.2.2 保障功能第14页
  1.2.3 调节功能第14-15页
  1.2.4 增值功能第15页
 1.3 影响薪酬的因素第15-17页
  1.3.1 外部因素第15-16页
   1.3.1.1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第15页
   1.3.1.2 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第15页
   1.3.1.3 地区差别第15-16页
   1.3.1.4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第16页
  1.3.2 内部因素第16-17页
   1.3.2.1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16页
   1.3.2.2 企业的薪酬政策第16页
   1.3.2.3 员工的配置第16-17页
 1.4 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7-18页
  1.4.1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第17页
  1.4.2 激励性原则第17页
  1.4.3 竞争性与薪酬成本最低化原则第17-18页
  1.4.4 合法性原则第18页
 1.5 薪酬的基本形式第18-21页
  1.5.1 年薪制第18-19页
  1.5.2 结构工资制第19-20页
  1.5.3 提成工资制第20页
  1.5.4 固定工资制第20-21页
  1.5.5 计件工资制第21页
  1.5.6 协议工资制第21页
第二篇 典型薪酬制度模式第21-26页
 2.1 日本企业的薪酬制度第21-24页
  2.1.1 实行年功序列制与弹性工资相结合的薪酬制度第21-23页
  2.1.2 年功序列制的改革第23-24页
 2.2 美国企业的薪酬制度第24-25页
  2.2.1 企业员工薪酬构成第24页
  2.2.2 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创新第24-25页
 2.3 日本、美国企业薪酬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第25-26页
第三篇 大公食品公司概况第26-34页
 3.1 公司基本情况第26-27页
 3.2 组织体系第27-33页
 3.3 薪酬体系现状及评价第33-34页
  3.3.1 现有薪酬状况第33页
  3.3.2 评述第33-34页
第四篇 大公食品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第34-58页
 4.1 岗位分类及评价第34页
  4.1.1 岗位分类第34页
  4.1.2 岗位评价第34页
 4.2 薪酬体系的建立第34-58页
  4.2.1 薪资分类第34-35页
  4.2.2 薪资结构第35-38页
  4.2.3 各类岗位薪酬考核内容的建立第38-58页
   4.2.3.1 行政后勤类岗位第38-43页
   4.2.3.2 业务类岗位第43-47页
   4.2.3.3 生产类岗位第47-52页
   4.2.3.4 临时用工类岗位第52-55页
   4.2.3.5 高管人员年薪制第55-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草在荒漠草原地区生态生物学特性动态研究
下一篇:人胎盘碱性磷酸酶变性与复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