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研究目的及可操作性定义 | 第11-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相关概念及可操作性定义 | 第11-15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感染率计算方法 | 第16页 |
·资料的收集 | 第16-1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8-26页 |
·研究的一般资料 | 第18-20页 |
·各种类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 第20-21页 |
·各种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第22-26页 |
·变量赋值 | 第22-23页 |
·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 第23-24页 |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 第24页 |
·实体肿瘤患者感染影响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非实体肿瘤患者感染影响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25页 |
·三种导管回血感染情况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6-33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病因学特点 | 第26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途径 | 第26页 |
·感染作用机制 | 第26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率 | 第26-27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细菌学分析 | 第27-28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导管相关因素 | 第28页 |
·患者机体免疫机能 | 第28-29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不同肿瘤质地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 | 第30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 第30-33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结局 | 第30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 第30-31页 |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综述 | 第37-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论著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