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发展乳业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 | 第9-12页 |
一、 乳业是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 | 第9-10页 |
二、 发展乳业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中国乳业总览 | 第12-17页 |
一、 快速发展的中国乳业 | 第12-13页 |
二、 仍然落后的中国乳业 | 第13-14页 |
1. 奶类在中国农畜产品中处于落后地位 | 第13页 |
2. 非常低的乳品消费水平 | 第13-14页 |
3. 奶类持续的贸易逆差 | 第14页 |
三、 中国乳业产业链总览 | 第14-17页 |
第三章 中国原乳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第17-25页 |
一、 原乳生产是乳业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 第17-19页 |
1. 原乳生产: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高 | 第17-19页 |
2. 原乳生产环节组织薄弱 | 第19页 |
二、 原乳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资源禀赋与技术升级潜力分析 | 第19-21页 |
1. 原乳业发展的市场约束分析 | 第19-20页 |
2. 原乳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分析 | 第20-21页 |
3. 原乳业发展的技术升级潜力分析 | 第21页 |
三、 原乳生产:入世后机遇大于挑战 | 第21-25页 |
1. 中国的农业歧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 | 第21-22页 |
2. 中国原乳价格竞争力分析 | 第22-23页 |
3. 由产品自然属性决定的原乳生产优势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中国原乳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决策建议 | 第25-43页 |
第一节 原乳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原乳业发展的决策建议 | 第26-43页 |
一、 建立奶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 | 第26-29页 |
1. 奶牛遗传改良的目标体系 | 第26-27页 |
2. 建立奶牛遗传改良的技术体系 | 第27-29页 |
二、 建立全国奶牛遗传改良数据信息中心 | 第29-30页 |
三、 利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引进世界优秀遗传资源 | 第30-34页 |
1. 现代胚胎生物技术简介 | 第30-33页 |
2. 利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引进世界优秀遗传资源 | 第33-34页 |
四、 推广普及现代饲养管理技术 | 第34-35页 |
五、 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 第35-38页 |
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扩大需求的基础因素 | 第35-36页 |
2. 培育消费习惯:扩大需求的重要因素 | 第36-37页 |
3. 规范市场促进消费 | 第37-38页 |
六、 实施鲜奶标识管理,保护原乳生产者利益 | 第38-39页 |
七、 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 | 第39-40页 |
八、 乳品大企业:带头培育行业自律精神 | 第40-41页 |
九、 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 第41-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