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超级信息港建设中工作流的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IDC项目来源 | 第9页 |
1.2 IDC项目概述 | 第9-11页 |
1.2.1 IDC概念 | 第9页 |
1.2.2 IDC现状 | 第9-10页 |
1.2.3 IDC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2.4 中国电信超级信息港建设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工作流技术的引入 | 第11-12页 |
1.3.1 中国电信超级信息港的系统功能 | 第11页 |
1.3.2 工作流技术 | 第11-12页 |
1.4 本人的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超级信息港系统架构 | 第14-21页 |
2.1 J2EE架构的选用 | 第14-17页 |
2.1.1 J2EE的由来 | 第14页 |
2.1.2 J2EE架构 | 第14-15页 |
2.1.3 J2EE与.NET的比较 | 第15-16页 |
2.1.4 J2EE的优势 | 第16-17页 |
2.2 系统整体架构 | 第17-21页 |
2.2.1 系统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2.2 WEB系统架构图 | 第18-21页 |
第3章 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 第21-49页 |
3.1 工作流技术概述 | 第21-23页 |
3.1.1 工作流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3.1.2 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历史 | 第22页 |
3.1.3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第22-23页 |
3.2 系统工作流的分析 | 第23-29页 |
3.2.1 超级信息港系统功能需求 | 第23-28页 |
3.2.2 系统工作流的分析 | 第28-29页 |
3.3 系统工作流管理方案的提出 | 第29页 |
3.4 系统工作流的特点 | 第29-31页 |
3.4.1 业务串行 | 第29-31页 |
3.4.2 异地数据同步 | 第31页 |
3.5 系统工作流的具体实现 | 第31-47页 |
3.5.1 流机系统设计 | 第31-32页 |
3.5.2 流机的实现 | 第32-38页 |
3.5.3 传单模块的配合工作 | 第38-39页 |
3.5.4 业务流程的状态转移 | 第39-47页 |
3.6 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现有工作流系统的局限及改进 | 第49页 |
工作流系统在项目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项目成果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