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主要Schiff碱及其相关配合物的合成 | 第10-17页 |
1.1.1 含甲亚胺基基团的Schiff碱及其相关配合物的合成 | 第10-14页 |
1.1.2 含酰胺基团的Schiff碱及其相关配合物的合成 | 第14-17页 |
§1.2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化学 | 第17-22页 |
1.2.1 镍的Schiff碱配合物的结构化学 | 第17-19页 |
1.2.2 锌的Schiff碱配合物的结构化学 | 第19-22页 |
§1.3 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4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2.2 合成实验 | 第25-28页 |
§2.3 X-射线衍射实验和单晶结构分析 | 第28-33页 |
§2.4 物理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4.1 红外光谱实验 | 第33页 |
2.4.2 紫外可见光谱实验 | 第33页 |
2.4.3 荧光光谱实验 | 第33页 |
2.4.4 电化学分析实验 | 第33页 |
2.4.5 热重与差热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晶体结构描述 | 第34-55页 |
§3.1 配合物Ni_3(C_(14)H_8N_3O_5)_2(C_5H_5N)_4(1)的晶体结构 | 第38-39页 |
§3.2 配合物Ni_3(C_(11)H_(11)N_2O_3)_2(C_5H_5N)_4(2)的晶体结构 | 第39-41页 |
§3.3 配合物Ni_3(C_(13)H_(15)N_2O_3)_2(C_5H_5N)_4(3)的晶体结构 | 第41-43页 |
§3.4 配合物Ni_3(C_(13)H_(11)N_2O_3)_2(C_5H_5N)_2(C_3H_7NO)_2(4)的晶体结构 | 第43-44页 |
§3.5 配合物[Ni(C_(14)H_9N_2O_3)_2(C_3H_7NO)_2(C_5H_5N)_2]·2C_3H_7NO·H_2O(5)的晶体结构 | 第44-46页 |
§3.6 配合物[Ni_3(C_(14)H_9N_2O_3)_2(C_5H_5N)_6](C_5H_5N)·CH_3OH·2H_2O(6)的晶体结构 | 第46-47页 |
§3.7 配合物[Ni_3(C_(14)H_9N_2O_3)_2(HO)_2(C_2H_6O)_2]·2(C_3H_7NO)·0.5C_2H_6O(7)的晶体结构 | 第47-48页 |
§3.8 配合物Ni_3(C_(14)H_8N_3O_5)_2(C_3H_7NO)_2(C_2H_6O)_2(8)的晶体结构 | 第48-50页 |
§3.9 配合物Zn_3(C_(14)H_8N_3O_5)_2(C_5H_5N)_4(9)的晶体结构 | 第50-52页 |
§3.10 配合物Zn(C_9H_9N_2O_3)_2(C_5H_5N)_2(10)的晶体结构 | 第52-55页 |
第四章 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第55-65页 |
§4.1 谱学表征 | 第55-58页 |
4.1.1 红外光谱 | 第55-57页 |
4.1.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4.1.3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8页 |
§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4.2.1 扫描速率对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溶剂对配合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热重与差热分析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Ⅰ: 配合物的主要键长和键角 | 第74-87页 |
附录Ⅱ: 化合物的光谱图 | 第87-94页 |
附录Ⅲ: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