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契约与契约化管理:本专题相关理论的分析 | 第1-16页 |
(一) 契约内涵的辨析 | 第6-9页 |
(二) 契约化管理的界定 | 第9-10页 |
(三) 契约化管理理念的相关因素 | 第10-16页 |
1 、 自由 | 第10-12页 |
2 、 诚信 | 第12-13页 |
3 、 团结 | 第13-16页 |
二、 契约化管理:正式组织与成熟个性所引发的高校师资管理新视野 | 第16-25页 |
(一) 高校师资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 第16-20页 |
(二) 高等学校教师的人格和职业特性 | 第20-23页 |
1 、 高校教师人格的特性 | 第20-21页 |
2 、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 | 第21-23页 |
(三) 契约化管理模式的提出 | 第23-25页 |
三、 合约:契约化管理的基本模式 | 第25-43页 |
(一) 合约模式与规制模式的功能比较 | 第25-27页 |
(二) 高等学校师资管理的常用合约 | 第27-30页 |
1 、 人事代理合约 | 第27-28页 |
2 、 岗位聘约 | 第28-29页 |
3 、 委托培训合约 | 第29页 |
4 、 出国留学协议 | 第29页 |
5 、 服务期协议 | 第29-30页 |
(三) 师资管理合约的法理视角 | 第30-43页 |
1 、 法人主体缔约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2 、 书面形式的意思表示 | 第32-34页 |
3 、 单向要约和承诺简化 | 第34-37页 |
4 、 合约制度的核心 | 第37-39页 |
5 、 过错责任原则的违约责任 | 第39-41页 |
6 、 合约的变更和解除 | 第41-43页 |
四、 心理契约:契约化管理模式的拓展 | 第43-57页 |
(一) 心理契约的若干理论 | 第44-52页 |
1 、 心理契约的概念 | 第44-45页 |
2 、 心理契约的特点与功能 | 第45-51页 |
3 、 心理契约的动态机制 | 第51-52页 |
(二) 心理契约的构建 | 第52-57页 |
1 、 心理契约构建中的障碍 | 第53-54页 |
2 、 心理契约的构建方式 | 第54-55页 |
3 、 “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充分认识人性的假设 | 第55页 |
4 、 “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为保证 | 第55-56页 |
5 、 “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注重对教师的不断培训 | 第56页 |
6 、 “心理契约”的构建需要一批优秀管理者的支撑 | 第56-57页 |
五、 结束语 | 第57-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