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发生发展模型及软件开发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7-9页 |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7页 |
| ·玉米螟及其在齐齐哈尔市的为害情况 | 第7-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2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 ·资料来源 | 第9页 |
| ·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 3 模式建立 | 第10-31页 |
| ·玉米螟的发生期 | 第10-20页 |
| ·发生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第10-15页 |
| ·预报模式 | 第15-18页 |
| ·结果检验 | 第18-20页 |
| ·玉米螟的发生程度 | 第20-21页 |
| ·玉米螟发生程度与发生期的关系 | 第20-21页 |
| ·预报模式及结果检验 | 第21页 |
| ·玉米螟的发生量 | 第21-25页 |
| ·发生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第21-22页 |
| ·预报模式 | 第22-24页 |
| ·结果检验 | 第24-25页 |
| ·玉米产量的损失估计 | 第25-31页 |
| ·玉米产量的形成 | 第25-26页 |
| ·玉米螟的发生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玉米产量受玉米螟发生量影响的损失估计模型 | 第28-30页 |
| ·结果与检验 | 第30页 |
| ·防治界限 | 第30-31页 |
| 4 玉米螟发生发展系统 | 第31-42页 |
| ·系统数据库 | 第31页 |
| ·系统界面与组成 | 第31-34页 |
| ·系统代码 | 第34-42页 |
| ·系统安装软件 | 第42页 |
| ·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 第42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