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

1 引言第1-21页
2 文献综述第21-44页
   ·企业资源及基于企业资源的理论第21-28页
     ·企业资源的定义及其竞争优势第22-23页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来源第23-25页
     ·基于企业资源的理论的有效适用范围第25-28页
   ·企业能力及基于能力的理论第28-34页
     ·企业能力的涵义及其与企业资源的关系第29-31页
     ·企业能力的特征与企业竞争优势第31-32页
     ·企业能力理论的局限性第32-34页
   ·基于资源的理论与基于能力的理论之间的关系第34-36页
     ·基于资源的观点和基于能力的观点的主要相同点第34-35页
     ·基于资源的观点和基于能力的观点的主要相不同点第35-36页
   ·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观的逻辑及其战略形成途径多样化第36-40页
     ·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的竞争逻辑第37-39页
     ·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观的战略形成途径第39-40页
   ·企业的冗余资源与创新第40-44页
     ·冗余资源的性质和作用第40-41页
     ·冗余资源的基本类别及其价值特征第41-44页
3 理论假设及其模型第44-80页
   ·本文关键术语的定义第44-55页
     ·企业资源第44-45页
     ·企业的冗余资源第45-48页
     ·组织能力第48-52页
     ·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第52-55页
   ·冗余资源和知识吸收能力的整合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一个概念模型第55-56页
   ·模型的关键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第56-71页
     ·组织的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产出第57-62页
     ·组合冗余与知识的吸收能力第62-65页
     ·分散冗余与知识的吸收能力第65-69页
     ·已吸收的冗余与企业创新产出第69-71页
   ·模型要素的研究方法第71-80页
     ·已吸收的冗余资源第72-73页
     ·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第73-78页
     ·企业的创新产出第78-80页
4 研究方法第80-92页
   ·本研究的基本情况第80页
   ·研究样本及其调查第80-82页
   ·本研究的基本战略第82-83页
   ·因变量及其指标选择第83-84页
   ·自变量及其指标选择第84-87页
     ·企业已吸收的冗余第84-85页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第85-87页
   ·控制变量及其指标选择第87-88页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程序第88-92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征及对本研究的意义第88-90页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程序第90-92页
5 实证检验结果第92-107页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92-94页
   ·要素分析第94-96页
   ·模型拟合优度测量第96-97页
   ·假设检验结果第97-101页
     ·现实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第97-98页
     ·潜在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第98-99页
     ·组合冗余的利用程度与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第99页
     ·分散冗余的利用程度与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第99-100页
     ·冗余的利用程度与企业创新第100-101页
   ·能力对冗余与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第101-107页
     ·现实能力对组合冗余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第102-103页
     ·潜在能力对分散冗余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第103页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第103-107页
6 研究结果讨论第107-126页
   ·研究结果概述第108-112页
   ·实证检验结果的意义第112-114页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第114-116页
   ·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6-124页
     ·关于组织冗余来源的研究第116-118页
     ·关于能力与资源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18-120页
     ·关于组织冗余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20-121页
     ·关于控制变量对冗余与创新之间关系影响的研究第121-124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2页
附件第142-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西航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