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文化立场的转折与儒家文论叙述的转型 | 第9-32页 |
第一节 问题、方法与研究的主旨 | 第9-16页 |
第二节 从先秦至两汉儒家文化立场的转折 | 第16-21页 |
第三节 儒家文论叙述从先秦到两汉的转型 | 第21-32页 |
第二章 经典与权威:经、经学与汉儒文论叙述 | 第32-60页 |
第一节 三种经学论与思考的进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经典的圣化、国家化与文化权威的成型 | 第34-42页 |
第三节 经学、经术的分野与知识阶层的生存姿态 | 第42-53页 |
第四节 依经立论与文化创造:经学与汉代儒家文论叙述 | 第53-60页 |
第三章 意识形态重组与文化规范:今文经学中的汉儒文论叙述 | 第60-104页 |
第一节 今文经书与今文经学 | 第60-64页 |
第二节 《白虎通》表达的今文经学的基本思想与信仰 | 第64-71页 |
第三节 今文经学大一统的文论构型:以董仲舒为典范 | 第71-82页 |
第四节 《礼》学、《诗》学与《春秋》学中的文论叙述 | 第82-102页 |
结语 | 第102-104页 |
第四章 经典重读与文化规范:古文经学中的汉儒文论叙述 | 第104-135页 |
第一节 古文、古文经与古文经学 | 第104-110页 |
第二节 古文经学思想风格之成立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古文经学的制度构想及其显现出的文论视野 | 第114-124页 |
第四节 毛《诗》学蕴涵的古文经学文论叙述的基本构架 | 第124-134页 |
结语 | 第134-135页 |
第五章 神秘主义言说与经学的宗教性:谶言纬语中的知识、思想、信仰与文论叙述 | 第135-173页 |
第一节 作为儒教秘言知识论的谶纬之学 | 第135-142页 |
第二节 谶言纬语中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第142-150页 |
第三节 谶言纬语中的文论叙述 | 第150-158页 |
第四节 《诗纬》中的《诗》学理论 | 第158-171页 |
结语 | 第171-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0页 |
后记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