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待可能性及其立法借鉴
导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的内涵 | 第13-35页 |
第一节 可能性的定义 | 第13-19页 |
一、 关于广义与狭义的定义 | 第13-17页 |
二、 关于期待的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弱失的成立要件 | 第19-31页 |
一、 事实要件 | 第19-27页 |
二、 价值要件 | 第27-31页 |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31-35页 |
一、 期待可能性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 第31-32页 |
二、 期待可能性与刑法上的正当行为的关系 | 第32-33页 |
三、 期待可能性与意志自由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期待可能性的借鉴 | 第35-51页 |
第一节 借鉴的必要性 | 第35-41页 |
一、 当前罪过理论的不足 | 第35-37页 |
二、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性 | 第37-41页 |
第二节 借鉴的可行性 | 第41-51页 |
一、 与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结合的可行性 | 第41-48页 |
二、 与我国刑事立法结合的可行性 | 第48-51页 |
第三章 期待可能性的适用 | 第51-65页 |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 第51-57页 |
一、 有关的学说 | 第51-55页 |
二、 笔者管见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的错误 | 第57-65页 |
一、 期待可能性错误的概述 | 第57-59页 |
二、 期待可能性错误的处理原则 | 第59-62页 |
三、 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 | 第62-65页 |
第四章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立法的完善 | 第65-77页 |
第一节 可宽宥的避险过当 | 第65-71页 |
一、 概述 | 第65-67页 |
二、 构成要件 | 第67-71页 |
第二节 可宽宥的防卫过当 | 第71-77页 |
一、 概述 | 第71-72页 |
二、 构成要件 | 第72-75页 |
三、 对无限防卫权的完善 | 第75-77页 |
参考书目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