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 第10-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0页 |
·方法 | 第10-14页 |
·蜀杂9号、白菜型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10-11页 |
·总RNA质量检测 | 第11页 |
·RT-PCR反应 | 第11-13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13页 |
·其它DNA操作方法 | 第13-14页 |
·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14页 |
2 结果 | 第14-20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4-15页 |
·蜀杂9号、白菜型油菜EPSPS基因3’端的克隆与扩增 | 第15页 |
·蜀杂9号、白菜型油菜EPSPS基因3’端核苷酸序列特征 | 第15-17页 |
·蜀杂9号、白菜型油菜EPSPS基因3’端核苷酸序列及推导蛋白序列的同源分析 | 第17-20页 |
第二部分 | 第20-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2 结果 | 第21-32页 |
·EPSPS基因3’端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排序及系统树的构建 | 第21-22页 |
·EPSPS基因3’端编码区序列的排序及进化树的构建 | 第22-31页 |
·EPSPS基因3’端编码区序列特征 | 第22-23页 |
·EPSPS基因3’端编码区的一致序列 | 第23-31页 |
·EPSPS全长编码区序列的排序及系统树的构建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文献综述 | 第34-55页 |
1 生物进化理论 | 第34-38页 |
·中性学说与分子进化的机制 | 第34-36页 |
·点断平衡理论与物种形成的机制 | 第36-37页 |
·发育生物学与形态发生的机制 | 第37-38页 |
2 分子进化的基本化学规律 | 第38-41页 |
·自组装的α-氨基酸 | 第38-39页 |
·氨基酸进化为功能分子 | 第39-40页 |
·高配位磷与识别 | 第40-41页 |
3 分子进化的几个普适性质 | 第41-43页 |
·分子手性的起源 | 第41-42页 |
·遗传密码的进化稳定性 | 第42页 |
·序列进化遵循最大信息原理 | 第42-43页 |
·蛋白质的框架结构 | 第43页 |
4 生物大分子进化的特点 | 第43-45页 |
·生物大分子进化速率相对恒定 | 第43-44页 |
·生物大分子进化的“保守性” | 第44-45页 |
5 EPSPS基因用于物种进化研究的可行性 | 第45-55页 |
·EPSP合成酶及基因的发现 | 第46页 |
·EPSP合成酶→莽草酸途径的关键酶 | 第46-48页 |
·EPSP合成酶→一种高度保守的酶 | 第48-53页 |
·EPSP合成酶的系统进化研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