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PEER-TO-PEER环境搜索 | 第7-15页 |
1.1. P2P系统的历史 | 第7-9页 |
1.1.1. 第一个P2P系统--Napster | 第7-8页 |
1.1.2. 完全分布式的P2P | 第8-9页 |
1.2. P2P体系优越性 | 第9-12页 |
1.2.1. 内容发布的便捷性 | 第10-11页 |
1.2.2. 内容搜索的及时性 | 第11页 |
1.2.3. 特定系统平台的低依赖度 | 第11-12页 |
1.3. P2P搜索问题 | 第12-13页 |
1.3.1. 集中式 | 第12-13页 |
1.3.2. 分布式 | 第13页 |
1.3.3. 优秀的搜索网络 | 第13页 |
1.4. 本文贡献和内容组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础P2P网络架构—JXTA | 第15-31页 |
2.1. JXTA特性 | 第15-18页 |
2.1.1. 互操作性 | 第16页 |
2.1.2. 平台无关性 | 第16-17页 |
2.1.3. 泛在性 | 第17-18页 |
2.2. JXTA核心组件 | 第18-23页 |
2.2.1. 标识符 | 第18页 |
2.2.2. 管道 | 第18-20页 |
2.2.3. 对等体 | 第20页 |
2.2.4. 对等组 | 第20-21页 |
2.2.5. 服务 | 第21页 |
2.2.6. 广告 | 第21-22页 |
2.2.7. 消息 | 第22-23页 |
2.3. JXTA虚网架构 | 第23-29页 |
2.3.1. 集结点服务 | 第24-26页 |
2.3.2. 路由器和中继服务 | 第26-28页 |
2.3.3. 传输服务 | 第28-29页 |
2.4. JXTA协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搜索网络模式分析与选择 | 第31-36页 |
3.1. 纯P2P模式 | 第31-32页 |
3.2. 集中索引模式 | 第32-33页 |
3.3. 混合P2P模式 | 第33-35页 |
3.4. 选择混合P2P模式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搜索网络实现策略 | 第36-44页 |
4.1. 搜索网络基本行为 | 第36-37页 |
4.1.1. 登入/登出 | 第36-37页 |
4.1.2. 查询 | 第37页 |
4.1.3. 下载/上传 | 第37页 |
4.2. 选择实现策略 | 第37-44页 |
4.2.1. 客户资源索引增量更新 | 第38页 |
4.2.2. Super-peer间的部分连接 | 第38-39页 |
4.2.3. Super-peer冗余 | 第39-41页 |
4.2.4. Super-peer间资源索引部分复制 | 第41页 |
4.2.5. 客户对等体—Super-peer身份切换 | 第41-42页 |
4.2.6. 信息缓存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原语、数据、消息和广告 | 第44-54页 |
5.1. 系统原语 | 第44-45页 |
5.1.1. 对等体信息发布原语 | 第44页 |
5.1.2. 对等体发现原语 | 第44-45页 |
5.1.3. 对等体通信原语 | 第45页 |
5.2. 数据 | 第45-49页 |
5.2.1. 客户对等体相关 | 第45页 |
5.2.2. Super-peer相关 | 第45-48页 |
5.2.3. 通用数据 | 第48-49页 |
5.2.4. 系统参数 | 第49页 |
5.3. 消息 | 第49-52页 |
5.3.1. 客户对等体相关 | 第49-50页 |
5.3.2. Super-peer相关 | 第50-51页 |
5.3.3. 通用消息 | 第51-52页 |
5.4. 广告 | 第52-54页 |
5.4.1. 客户对等体相关 | 第52-53页 |
5.4.2. Super-peer相关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搜索网络实现 | 第54-82页 |
6.1. 实现难点 | 第55-59页 |
6.1.1. 查询消息转发优化 | 第55-56页 |
6.1.2. 客户资源索引缓存机制 | 第56-57页 |
6.1.3. 负载计算方法 | 第57页 |
6.1.4. 虚拟super-peer自组 | 第57-59页 |
6.2. 本地资源索引更新 | 第59-60页 |
6.3. 运行身份确定 | 第60-61页 |
6.4. 客户对等体初始化 | 第61-62页 |
6.5. SUPER-PEER初始化 | 第62页 |
6.6. 客户对等体身份运行 | 第62-65页 |
6.6.1. 记录虚拟super-peer合作者变化 | 第63页 |
6.6.2. 资源索引更新 | 第63页 |
6.6.3. 处理查询 | 第63-64页 |
6.6.4. 协助负载计算 | 第64页 |
6.6.5. 查询消息重定向 | 第64页 |
6.6.6. super-peer断开 | 第64-65页 |
6.7. SUPER-PEER身份运行 | 第65-80页 |
6.7.1. 返回原虚拟super-peer | 第65-66页 |
6.7.2. 选择虚拟super-peer首领 | 第66页 |
6.7.3. 建立相邻虚拟super-peer信息 | 第66-67页 |
6.7.4. 维护相邻虚拟super-peer信息 | 第67页 |
6.7.5. 缓存和查找客户资源 | 第67-69页 |
6.7.6. 接纳本地客户 | 第69-70页 |
6.7.7. 断开本地客户 | 第70页 |
6.7.8. 处理查询 | 第70-74页 |
6.7.9. 计算super-peer负载 | 第74-75页 |
6.7.10. 计算虚拟super-peer负载和冗余度 | 第75页 |
6.7.11. 接纳返回的合作者super-peer | 第75-76页 |
6.7.12. 选取并接纳本地客户成为虚拟super-peer合作者 | 第76页 |
6.7.13. 选取并合并其他虚拟super-peer | 第76-77页 |
6.7.14. 选取并接纳远程客户成为虚拟super-peer合作者 | 第77页 |
6.7.15. 选取并要求某一本地客户成为一度冗余的虚拟super-peer | 第77-78页 |
6.7.16. 合作者加入虚拟super-peer时的信息同步 | 第78-79页 |
6.7.17. 维护合作者间本地客户资源索引一致性 | 第79页 |
6.7.18. Super-peer合作者间的负载平衡 | 第79-80页 |
6.8. 客户对等体退出 | 第80页 |
6.9. SUPER-PEER退出 | 第80-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