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金属配合物在药物中的典型应用第9-10页
 1.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概述第10-12页
  1.2.1 SOD的一般性质和应用第10-11页
  1.2.2 SOD模拟化合物研究第11-12页
 1.3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及内容第12-14页
2 噻二唑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14-33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研究第14-18页
  2.2.1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抗菌活性研究第14-18页
  2.2.2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抗O2―活性研究第18页
 2.3 展望第18-19页
 2.4 Schiff碱的一般合成方法第19-20页
  2.4.1 直接合成法第19页
  2.4.2 模板合成法第19页
  2.4.3 分步反应法第19-20页
  2.4.4 逐滴反应法第20页
 2.5 Schiff碱的缩合合成反应机理第20-21页
 2.6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1-22页
  2.6.1 主要实验试剂第21页
  2.6.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7 合成步骤第22-23页
  2.7.1 配体的合成第22页
  2.7.2 配合物的合成第22-23页
 2.8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23-30页
  2.8.1 配体1及其配合物1a~1c第23-24页
  2.8.2 配体2及其配合物2a~2c第24-26页
  2.8.3 配体3及其配合物3a~3c第26-28页
  2.8.4 配体4及其配合物4a~4c.第28-30页
 2.9 结论第30-33页
  2.9.1 配体1及配合物1a~1c的合成第30页
  2.9.2 配体2及配合物2a~2c的合成第30-31页
  2.9.3 配体3及配合物3a~3c的合成第31页
  2.9.4 配体4及配合物4a~4c的合成第31-33页
3 配合物抗O2―活性测定第33-54页
 3.1 O2~―的性质第33页
 3.2 抗O2~―活性测定方法第33-34页
 3.3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4页
 3.4 实验步骤第34页
 3.5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第34-54页
  3.5.1 配体1配合物不同浓度溶液活性测定结果及数据第34-39页
  3.5.2 配体2配合物不同浓度溶液活性测定结果及数据第39-44页
  3.5.3 配体3配合物不同浓度溶液活性测定结果及数据第44-49页
  3.5.4 配体4配合物不同浓度溶液活性测定结果及数据第49-54页
4 配合物抗O2―活性讨论第54-61页
 4.1 同一配体的不同配合物活性比较第54-56页
  4.1.1 配合物1a~1c活性讨论第54页
  4.1.2 配合物2a~2c活性讨论第54-55页
  4.1.3 配合物3a~3c活性讨论第55页
  4.1.4 配合物4a~4c活性讨论第55-56页
 4.2 同一离子与不同配体配位的配合物活性比较第56-59页
  4.2.1 铜配合物1a、2a、3a、4a活性讨论第56-57页
  4.2.2 钴配合物1b、2b、3b、4b活性讨论第57-58页
  4.2.3 锌配合物1c、2c、3c、4c活性讨论第58-59页
 4.3 结论第59-6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1-65页
 5.1 化合物一览表第61-63页
 5.2 主要结论第63-64页
 5.3 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及其对两岸产业分工的影响
下一篇:经济法定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