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4页 |
1 苹果等果树原生质体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2 影响果树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1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5页 |
2.1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5页 |
2.2 幼胚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5页 |
3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5-16页 |
3.1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 第15-16页 |
3.2 悬浮系的继代和继代条件的优化 | 第16页 |
4 原生质体的分离 | 第16页 |
5 原生质体纯化及产量和活力的测定 | 第16-17页 |
6 原生质培养 | 第17-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30页 |
1 苹果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9-21页 |
1.1 砧木77-34的幼胚子叶诱导愈伤组织 | 第19-20页 |
1.2 叶片直接形态发生及愈伤组织诱导 | 第20-21页 |
1.3 BA与IAA浓度对77-34幼胚子叶外植体形态分化的影响 | 第21页 |
1.4 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 | 第21页 |
2 悬浮细胞系的培养 | 第21-23页 |
2.1 继代时间对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 GIn在悬浮培养物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2.3 胚状体的诱导 | 第23页 |
3 原生质体分离 | 第23-25页 |
3.1 不同来源及生理状态的材料的酶解效果差异 | 第23-24页 |
3.2 生根庙和继代苗对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影响 | 第25页 |
4 原生质体纯化 | 第25-26页 |
4.1 不同蔗糖浓度对原生质体收集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 蔗糖的加入量对原生质体活力及回收率的影响 | 第26页 |
5 苹果原生质体培养 | 第26-30页 |
5.1 培养基成分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26-27页 |
5.2 培养密度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27-28页 |
5.3 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28页 |
5.4 不同渗透调节物质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28-29页 |
5.5 精氨酸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29页 |
5.6 原生质体培养的胚状体的诱导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4页 |
1 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控对愈伤组织分化和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第30-31页 |
2 苹果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因子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3页 |
英文摘要 | 第43-45页 |
图版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