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猴头菌药效成分研究和猴头菌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与综述第10-21页
 一、 猴头菌研究概况第10-12页
  1 猴头菌的生物学特点第10页
  2 猴头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第10-11页
  3 猴头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第11-12页
 二、 真菌分子系统学及猴头菌分类学研究进展第12-15页
  1 真菌分子系统学的产生第13页
  2 rDNA序列数据第13-14页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第14页
  4 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展望第14页
  5 猴头菌分类学进展第14-15页
 三、 真菌分子检测研究进展第15-16页
 四、 结语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1页
第二章 猴头菌及其提取物的药效成分研究第21-38页
 引言第21-22页
 第一节 猴头菌醇提浸膏和水提浸膏甾醇类化合物的比较研究第22-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1.1 猴头菌的培养第22页
   1.2 醇提浸膏和水提浸膏成分比较第22-23页
   1.3 猴头菌菌丝体及其浸膏的脂肪酸分析第23页
   1.4 猴头菌菌丝体及其浸膏的甾醇类物质分析第23-25页
  2 结果第25-30页
   2.1 醇提浸膏和水提浸膏主要化学成分比较第25页
   2.2 猴头菌菌丝体及其浸膏的脂肪酸组成分析第25-26页
   2.3 猴头菌菌丝体及其浸膏甾醇类物质的比较第26-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第二节 猴头菌及其药物制品腺苷等药效成分分析第31-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31页
   1.2 猴头菌的培养第31页
   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1.4 腺苷对照品的制备第31-32页
   1.5 腺苷的薄板层析检测第32页
   1.6 腺苷的HPLC测定第32页
   1.7 浸膏一般组成成分分析第32页
   1.8 猴头菌菌丝体及其浸膏矿质元素测定第32页
  2 结果第32-34页
   2.1 薄层层析检测腺苷第32-33页
   2.2 HPLC测定样品腺苷含量第33-34页
   2.3 胃乐宁浸膏组成成分分析第34页
   2.4 猴头菌菌丝体和胃乐宁浸膏矿质元素成分分析比较第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第三章 猴头菌分子系统学初探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8-55页
 引言第38-39页
 第一节 猴头菌rDNA ITS区间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研究第39-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猴头菌的培养第39页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9-40页
   1.3 PCR扩增18S-28SrDNA的ITS区段第40页
   1.4 ITS区段的序列测定第40页
   1.5 基于ITS区的猴头菌属序列分析第40页
   1.6 基于ITS区段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第40-41页
  2 结果第41-44页
   2.1 ITS区段的扩增结果第41页
   2.2 HT_(DB)的ITS区序列第41-42页
   2.3 基于ITS区基因的猴头菌序列分析第42-43页
   2.4 基于ITS区段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第43-44页
  3 讨论第44-47页
   3.1 HT_(DB)与同属其它菌株ITS区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析第44-45页
   3.2 基于ITS区段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第45-47页
 第二节 猴头菌的特异性PCR鉴别第47-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1.1 实验材料第47页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7页
   1.3 PCR引物的设计第47-48页
   1.4 PCR扩增rDNA ITS区段第48页
  2 结果第48-51页
   2.1 猴头菌属ITS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48-50页
   2.2 猴头菌属ITS特异性PCR鉴别第50页
   2.3 猴头菌模板的检测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苹果梨授粉用花粉的采集、运输及贮藏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