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肝素精制及低分子量肝素的制备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6页
 1.1 概述第9-10页
 1.2 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的结构和功能第10-12页
 1.3 肝素的理化性质第12-13页
  1.3.1 物理性质第12页
  1.3.2 化学性质第12-13页
 1.4 肝素活性测定第13-15页
  1.4.1 中国药典法第13页
  1.4.2 美国药典法第13页
  1.4.3 英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法第13-14页
  1.4.4 生色底物法第14页
  1.4.5 染料比色法第14-15页
 1.5 肝素的精制第15-18页
  1.5.1 除杂第16页
  1.5.2 脱色第16-18页
 1.6 低分子肝素的制备第18-24页
  1.6.1 化学解聚法第19-22页
  1.6.2 酶法降解第22-23页
  1.6.3 讨论第23-24页
 1.7 低分子量肝素分子量的测定第24-25页
 1.8 结语第25-26页
第二章 氧化法精制肝素钠的研究第26-37页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26-27页
  2.1.1 实验设备第26页
  2.1.2 材料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3页
  2.2.1 肝素钠效价测定第27-30页
  2.2.2 氧化法精制肝素第30-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35页
  2.3.1 肝素效价标准曲线绘制第33-34页
  2.3.2 氧化法精制肝素钠的研究第34-35页
  2.3.3 酶解法除蛋白第35页
 2.4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氧化-还原法精制肝素钠第37-45页
 3.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37-38页
  3.1.1 实验设备第37页
  3.1.2 材料第37-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页
  3.2.1 工艺路线第38页
  3.2.2 效价测定第38页
  3.2.3 产品结构鉴定第38页
 3.3 结果及讨论第38-43页
  3.3.1 肝素原料及溶剂选择第38-39页
  3.3.2 影响因素第39页
  3.3.3 实验数据分析第39-42页
  3.3.4 产物的结构鉴定第42-43页
 3.4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离子交换法精制肝素钠第45-59页
 4.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45-46页
  4.1.1 实验设备第45页
  4.1.2 材料第45-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8页
  4.2.1 肝素浓度的测定第46页
  4.2.2 树脂选取第46页
  4.2.3 D208树脂对肝素吸附状况研究第46-47页
  4.2.4 离子交换工艺过程第47-48页
  4.2.5 效价测定第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8页
  4.3.1 肝素浓度测定第48-49页
  4.3.2 树脂选取第49-50页
  4.3.3 D208树脂吸附条件的确定第50-52页
  4.3.4 吸附等温线及吸附速率曲线第52-54页
  4.3.5 动态吸附实验第54-58页
 4.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低分子肝素的制备第59-75页
 5.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59-60页
  5.1.1 实验设备第59-60页
  5.1.2 材料第60页
 5.2 实验方法第60-62页
  5.2.1 LMWH的制备第60-61页
  5.2.2 LMWH的分离纯化第61页
  5.2.3 LMWH的结构鉴定第61页
  5.2.4 LMWH分子量的测定第61-62页
  5.2.5 LMWH浓度的测定第6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5.3.1 LMWH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第62-64页
  5.3.2 亚硝酸解聚肝素的影响因素第64-69页
  5.3.3 LMWH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第69-71页
  5.3.4 解聚时间对低分子量肝素的影响第71-72页
 5.4 解聚产物的结构鉴定第72-74页
  5.4.1 红外光谱分析第72-73页
  5.4.2 核磁共振分析第73-74页
 5.5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第75-77页
今后工作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模式数据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图象恢复和图象压缩中的快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