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单的可转让性
| 引言 | 第1-8页 |
| 一、 提单可转让性概念的分析和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 (一) 立法现状 | 第8-10页 |
| 1. 国际公约中的空白 | 第8页 |
| 2. 各国国内法的差异 | 第8-10页 |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 各国及地区实体法的不同规定 | 第11-21页 |
| (一) 英国法 | 第11-15页 |
| 1. 普通法中的原则 | 第11-12页 |
| 2. 英国1889年代理法的例外 | 第12-14页 |
| 3. 小结 | 第14-15页 |
| (二) 美国法 | 第15-17页 |
| 1. 美国法中的一般原则 | 第15-16页 |
| 2. 一般原则的例外 | 第16页 |
| 3. 小结 | 第16-17页 |
| (三) 台湾地区法 | 第17-21页 |
| 1. 台湾地区民法中的一般原则 | 第17页 |
| 2.一 般原则的例外 | 第17-20页 |
| 3. 小结 | 第20-21页 |
| 三. 各国立法背后的政策分析 | 第21-30页 |
| (一) 英国法 | 第21-26页 |
| 1. 一般原则的原因 | 第21-25页 |
| 2. 例外的原因 | 第25-26页 |
| (二) 美国法 | 第26-30页 |
| 1. 一般原则的原因 | 第26-29页 |
| 2. 例外的原因 | 第29-30页 |
| 四. 我国对各国法的借鉴 | 第30-38页 |
| (一) 中国法的现状 | 第30-31页 |
| (二) 各国法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 (三) 建立我国的提单善意取得制度 | 第32-36页 |
| 1. 一般原则 | 第32页 |
| 2. 构成要件 | 第32-36页 |
| (四) 建立我国的提单公示催告制度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书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