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2 理论的回顾和评述 | 第15-29页 |
·打开企业“黑箱”之门 | 第15-18页 |
·企业“黑箱”论 | 第15-16页 |
·企业契约理论 | 第16-18页 |
·企业管理学理论的考察 | 第18-21页 |
·公司治理理论及其主题综述 | 第21-28页 |
·新古典经济学下的公司治理理论:古典管家理论 | 第21页 |
·信息经济学下的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下的公司治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 | 第22-23页 |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相关利益者理论 | 第23页 |
·西方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综述 | 第23-27页 |
·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研究的文献概述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公司治理模式的一般构架 | 第29-44页 |
·公司治理的概念 | 第29-32页 |
·公司治理的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32-37页 |
·股东子集──公司治理的源动力 | 第33-34页 |
·债权人子集──公司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 | 第34-35页 |
·经营者──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公司治理的核心 | 第35-37页 |
·雇员子集──企业一般劳动力资源 | 第37页 |
·顾客及社区──企业的“上帝”和社会责任 | 第37页 |
·公司治理模式的一般构架 | 第37-40页 |
·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家族监控、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 | 第40-43页 |
·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家族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40页 |
·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40-41页 |
·美英为代表的外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4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系统化模型 | 第44-56页 |
·企业的性质──一种创造财富的有效机制 | 第44-48页 |
·企业与市场关系的若干观点 | 第44-46页 |
·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系统思考 | 第46-47页 |
·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财富 | 第47-48页 |
·企业系统的两个层次-----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 | 第48-50页 |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匹配性和替代性 | 第50-52页 |
·业主制企业 | 第50页 |
·合伙制企业 | 第50页 |
·股份制企业 | 第50-52页 |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系统化模型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5 中国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其分析 | 第56-73页 |
·中国企业改革历程 | 第56-58页 |
·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治理和管理模式 | 第56页 |
·放权让利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治理和管理模式 | 第56-57页 |
·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企业治理和管理模式 | 第57页 |
·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治理模式 | 第57-58页 |
·企业改革的“三阶段论” | 第58-62页 |
·管理导向的治理微调式改革 | 第58-61页 |
·治理导向的企业改革 | 第61-62页 |
·治理和管理的双重导向式改革 | 第62页 |
·中国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62-66页 |
·法律怎么说? | 第62-64页 |
·实际运行状况及其缺陷 | 第64-66页 |
·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66-71页 |
·内部人控制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66-68页 |
·中国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 | 第68-70页 |
·内部人的行为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6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73-95页 |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73-77页 |
·主要的公司治理机制 | 第73-76页 |
·中国主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变量说明 | 第76-77页 |
·董事长和总经理(CEO)两职是否合一 | 第77-85页 |
·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分离的理论争论 | 第77-79页 |
·中国上市公司两职状态的实证分析模型 | 第79-85页 |
·中国主要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85-90页 |
·公司治理机制的互相关分析 | 第85-86页 |
·公司治理机制的系统相关分析 | 第86-90页 |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90-92页 |
·模型建立 | 第90页 |
·模型结果及其分析 | 第90-92页 |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结论 | 第92-95页 |
7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系统化的案例分析 | 第95-99页 |
·AAA 公司简介 | 第95页 |
·公司的发展历程:四次跨越 | 第95-97页 |
·案例分析和点评 | 第97-99页 |
8 中国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过程选择及政策性建议 | 第99-110页 |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若干限制条件 | 第99页 |
·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 第99页 |
·政府角色的切换 | 第99页 |
·文化因素 | 第99页 |
·中国公司治理的主导目标模式 | 第99-102页 |
·公司治理模式的分类及其界定 | 第99-101页 |
·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101-102页 |
·中国公司治理的主导目标模式 | 第102页 |
·中国公司治理走向目标模式的过程选择及政策性建议 | 第102-108页 |
·走向目标模式的过程选择 | 第102-105页 |
·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政策性建议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9 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0-1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0-116页 |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 | 第110-111页 |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阶段 | 第111-114页 |
·中国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114-115页 |
·中国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及其演变过程 | 第115-11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