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9-30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第9-13页 |
1、对权力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的批判 | 第9-11页 |
2、“公仆”学说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列宁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理论与实践 | 第13-17页 |
1、批判和抵制剥削阶级唯利是图思想 | 第13-14页 |
2、加强党内监督 | 第14-15页 |
3、建立群众监督制 | 第15-16页 |
4、健全廉政法制 | 第16-17页 |
三、毛泽东的拒腐防变理论 | 第17-24页 |
1、保持共产党入的宗旨和纯洁性 | 第17-19页 |
2、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党和国家蜕化变质 | 第19-21页 |
3、经受国内执政的考验,抵御国外和平演变 | 第21-24页 |
四、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廉政建设的思想 | 第24-30页 |
1、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 第24-25页 |
2、廉政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页 |
3、廉政建设的方法手段 | 第25-26页 |
4、廉政建设的重点难点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30-59页 |
一、毛泽东领导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30-39页 |
1、树立严格的廉政道德规范 | 第31-35页 |
2、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 | 第35-36页 |
3、自上而下,以身作则 | 第36-38页 |
4、发扬民主,依靠群众 | 第38-39页 |
二、关于“群众运动”问题的反思 | 第39-45页 |
1、历史地看待群众运动 | 第40-41页 |
2、开展群众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41-44页 |
3、不搞群众运动,坚持群众路线 | 第44-45页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廉政建设的新形势与新经验 | 第45-59页 |
1、恢复、建立和健全监督制度 | 第46-49页 |
2、廉政建设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 | 第49-51页 |
3、结合改革开放有重点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 第51-59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腐败现象的性质与特征 | 第59-90页 |
一、腐败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 第59-68页 |
1、腐败的定义 | 第59-61页 |
2、腐败的表现形式 | 第61-64页 |
3、腐败现象与阶级斗争问题 | 第64-68页 |
二、腐败的性质及不同社会制度下腐败现象之比较 | 第68-78页 |
1、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 | 第68-70页 |
2、国民党政权的腐败 | 第70-72页 |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败 | 第72-75页 |
4、原苏联东欧国家的腐败 | 第75-78页 |
三、我国改革开放中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 第78-90页 |
1、隐形腐败 | 第79-81页 |
2、法人腐败 | 第81-85页 |
3、“腐败链”的产生及其表现 | 第85-90页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滋生腐败的根源与廉政建设的教训 | 第90-123页 |
一、经济根源 | 第90-97页 |
1、经济短缺与权力腐败 | 第90-92页 |
2、新旧体制转换中的摩擦与漏洞 | 第92-94页 |
3、“寻租”理论与市场经济的二重性 | 第94-97页 |
二、政治根源 | 第97-105页 |
1、官僚政治的影响 | 第97-98页 |
2、干部人事制度的严重缺陷 | 第98-101页 |
3、权力监督出现“真空” | 第101-105页 |
三、意识形态及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 第105-111页 |
1、思想教育和舆论导向的失误 | 第106-107页 |
2、社会风气的畸形与毒化 | 第107-109页 |
3、先富者社会导向的负面效应 | 第109-111页 |
四、个人主观因素分析 | 第111-115页 |
1、贪欲膨胀 | 第111-113页 |
2、心理失衡 | 第113-115页 |
五、廉政建设的几点教训 | 第115-123页 |
1、廉政法制严重滞后 | 第115-117页 |
2、廉政建设中的“运动化”倾向 | 第117-119页 |
3、反腐败与发展稳定的两难选择 | 第119-123页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根本对策 | 第123-151页 |
一、几个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 | 第123-127页 |
1、“以俸养廉论” | 第123-125页 |
2、“腐败有利经济发展论” | 第125-126页 |
3、“腐败无碍大局论” | 第126-127页 |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第127-131页 |
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 | 第128-129页 |
2、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 第129-130页 |
3、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教育 | 第130-131页 |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廉政机制 | 第131-140页 |
1、廉政的突破口: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 第131-134页 |
2、建立健全多方位的权力监督体系 | 第134-140页 |
四、实现廉政建设法制化 | 第140-144页 |
1、国外廉政法制建设的经验 | 第140-142页 |
2、健全我国廉政法制的思考 | 第142-144页 |
五、关于建立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制的构想 | 第144-151页 |
1、外国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制的经验 | 第144-147页 |
2、建立我国财产监督制的构想 | 第147-151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