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论文

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

第一章 秦汉小农的产生第1-26页
 第一节 井田制下的农民第11-19页
 第二节 爰田制下的农民第19-23页
 第三节 秦汉小农的产生第23-26页
第二章 秦汉小农的家庭结构第26-42页
 第一节 秦汉小农家庭的人口结构第26-31页
 第二节 秦汉小农的婚姻状况第31-34页
  1.婚龄第31-32页
  2.婚姻形式第32-34页
 第三节 秦汉小农的生育状况第34-35页
 第四节 秦汉小农家庭的内部分工第35-37页
 第五节 秦汉小农家庭的析户与财产继承第37-42页
第三章 秦汉小农的生产力水平第42-67页
 第一节 秦汉小农的耕作方式第42-48页
  1.耕种方式第42-46页
  2.作物种类与复种指数第46-47页
  3.中耕第47页
  4.选种与播种量第47-48页
 第二节 秦汉粮食亩产量考辩第48-57页
  1.有关文献记载第48-51页
  2.亩积、容积的大小二制与粮食亩产量第51-53页
  3.口粮标准与粮食平均亩产量第53-55页
  4.田租征收标准与粮食亩产量第55-57页
 第三节 秦汉小农的副业生产能力第57-67页
  1.饲养家畜第58-59页
  2.瓜果蔬菜第59-60页
  3.桑麻与纺织第60-64页
  4.植树第64-67页
第四章 秦汉小农的租税赋役负担第67-108页
 第一节 户赋第67-71页
  1.岁率户二百,并非户赋第67-68页
  2.军赋就是户赋第68页
  3.户赋按家貲征收第68-69页
  4.算貲即是户赋第69-70页
  5.算缗钱并非户赋第70-71页
 第二节 算赋与口赋第71-79页
 第三节 田租与刍稿税第79-85页
 第四节 徭役与兵役第85-108页
  1.服役的对象第85-90页
   a.役龄第85-89页
   b.性别第89-90页
  2.服役的时限第90-92页
   a、徭役的时限第90-91页
   b、兵役的时限第91-92页
  3.免役与代役(更三品考辩)第92-108页
第五章 秦汉小农家庭的经济状况第108-126页
 第一节 土地占有状况第108-115页
 第二节 秦汉小农的家貲第115-122页
 第三节 秦汉小农家庭的经济收入第122页
  a.粮食生产收入第122页
  b.副业收入第122页
 第四节 秦汉小农家庭的经济支出项目第122-126页
  a.口粮第122页
  b.衣服费第122-123页
  c.田租刍稿税第123页
  d.算缗口赋第123页
  e.户赋第123页
  f.更赋第123-124页
  g.兵役第124页
  h.留种第124-126页
第六章 秦汉小农的身分与社会地位第126-153页
 第一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126-129页
 第二节 婚姻对象第129-130页
 第三节 交际对象第130-131页
 第四节 接受教育的权利第131-133页
 第五节 职业转换与兼业第133-136页
 第六节 迁徙与脱籍第136-139页
 第七节 与国家的依附关系第139-140页
 第八节 秦汉小农的爵位第140-144页
 第九节 法律地位第144-147页
 第十节 本章小结第147-153页
第七章 秦汉小农与商品货币经济第153-174页
 第一节 “谷贱伤农”与“谷贵民流”第156-160页
 第二节 多种经营第160-163页
  1.经济作物兼营量增多第160-161页
  2.专业小农户的涌现第161页
  3.多种经营第161-163页
 第三节 货币纳赋税第163-164页
 第四节 交换第164-167页
 第五节 货币所有者的盘剥第167-170页
 第六节 结论第170-174页
第八章 秦汉小农与秦汉奴隶制经济第174-200页
 第一节 秦汉小农经济与奴隶制经济的优劣第174-180页
  1.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寡第175-176页
  2.生产技术的先进与落后第176-177页
  3.经营目的各异第177-178页
  4.政府的赋税政策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第178-180页
 第二节 秦汉奴价考辩第180-193页
  1.秦奴价考辩第181-185页
   a.秦奴价第一比较系数第181-183页
   b.秦奴价第二比较系数第183-185页
  2.两汉奴价考辩第185-193页
   a.汉奴之官定价格第185-186页
   b.汉奴价第一比较系数第186-189页
   c.汉奴价第二比较系数第189-193页
 第三节 小农是秦汉奴隶的主要来源第193-19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95-200页
第九章 秦汉小农与封建生产关系第200-215页
 第一节 小农与各种封建制经济形式的关系第200-210页
  1.法定的占有庶子的形式第200页
  2.托附有威之门第200-202页
  3.耕种国有土地的小农第202-206页
  4.私田上的佃农第206-207页
  5.寄客、宾客第207-210页
 第二节 秦汉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的阻碍第210-212页
 第三节 小农在秦汉封建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212-215页
第十章 秦汉小农与国家的关系第215-241页
 第一节 小农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第215-219页
  1.田租、刍稿税收入第216页
  2.算赋、口赋收入第216页
  3.更赋收入第216-219页
 第二节 小农与国家的军事力量第219-223页
 第三节 国家对小农的政策第223-231页
  1.推行“上农除末”政策第224-226页
  2.实行普赐民爵制度第226-228页
  3.减免租赋与赐复第228页
  4.赈济、安辑贫民和流民第228-231页
 第四节 徭役的兴利与为害第231-234页
 第五节 国家法律与小农第234-241页
第十一章 秦汉小农的破产第241-264页
 第一节 秦汉小农破产的原因第241-253页
  1.自然灾害第241-243页
  2.政府的急征暴敛第243-245页
  3.刑罚的深刻第245-246页
  4.贪官污吏的诛求第246-247页
  5.豪强兼并第247-248页
  6.民间仇杀第248-249页
  7.盗贼劫略第249-250页
  8.商品经济侵蚀与高利贷盘剥第250-251页
  9.战争第251-253页
 第二节 秦汉小农破产后的出路第253-259页
  1.流民第253-254页
  2.庸客第254页
  3.奴婢第254-256页
  4.依附民第256页
  5.盗贼第256-257页
  6.起义者第257-259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259-264页
第十二章 总论第264-285页
 第一节 秦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与秦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264-272页
 第二节 生产力的发展与秦汉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第272-277页
 第三节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与秦汉小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277-281页
 第四节 历史的启迪第281-285页
附一 两汉赐民爵表第285-289页
附二 两汉灾疫一览表第289-304页
附三 两汉减免租赋役情况一览表第304-310页
附四 引用及参考书目第310-315页

论文共3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erpinski carpet相变中的普适性问题--分形维数、连通性和连通维数关系
下一篇:八十年代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