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以“小产权房”为视角研究我国城乡土地资源利用模型及失地农民安置模式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2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11-12页
2 “小产权房”发展综述第12-16页
   ·“小产权房”定义第12页
   ·“小产权房”与“大产权房”区别第12页
   ·“小产权房”的发展历史第12-14页
   ·“小产权房”的存在类型第14-15页
     ·从“小产权房”的用途分第14页
     ·从“小产权房”的产权形式分第14页
     ·从“小产权房”购房者的需求分第14-15页
   ·“小产权房”出现的地域与规模第15-16页
3 “小产权房”产生原因分析第16-21页
   ·城市高房价成为催生“小产权房”产生的直观原因第16-17页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完整第17-18页
   ·农民与国家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第18-19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僵化第19-20页
   ·政府部门的管理缺位第20-21页
4 “小产权房”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第21-32页
   ·“小产权房”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第21-27页
     ·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第22-23页
     ·购房者第23-24页
     ·政府第24-25页
     ·房地产开发商第25-27页
   ·“小产权房”不能平抑高房价第27-28页
   ·“小产权房”不会动摇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第28-29页
   ·“小产权房”的出现具有其特殊的积极意义第29-32页
5 土地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2-44页
   ·基于农业土地使用性能的评价第32-38页
     ·农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过程第32-35页
     ·农用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第35-38页
     ·农用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第38页
   ·基于城市用地适宜性视角的农地评价第38-41页
     ·城市用地评价指标分析第38-39页
     ·城市用地评价方法研究第39-41页
   ·城乡结合部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第41页
   ·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价值的评估第41-44页
     ·国外土地征用补偿项目的计价标准分析第41-42页
     ·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价值的构成及合理确定第42-44页
6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第44-55页
   ·近期应出台政策第44-46页
     ·针对已进入市场的“小产权房”的政策第45-46页
     ·在建“小产权房”的处理第46页
   ·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加强城乡土地使用管理第46-48页
     ·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施体系第46页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第46-47页
     ·改革和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运行机制第47页
     ·强化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加强土地管理第47页
     ·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新秩序,强化土地法制教育第47-48页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土地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第48页
   ·长远计划——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第48-55页
     ·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第48-50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征地、土地流转机制第50-52页
     ·完善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和财税体制第52-53页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服务机制第53页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53-54页
     ·加快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换第54-5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3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房地产开发企业欺诈行为的经济法规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研究--以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