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4页
   ·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第11页
   ·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情况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现实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第14-17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5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7页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第17-19页
     ·旅游资源的研究第17页
     ·旅游需求的研究第17-18页
     ·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的研究第18页
     ·特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第18-19页
   ·结论:关于竞争和合作第19-20页
2 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区域旅游中的应用第20-25页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第20-21页
     ·基本理论第20-21页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第21页
   ·区位论第21-22页
     ·基本理论第21-22页
     ·区位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第22页
   ·核心——外围理论第22-23页
     ·基本理论第22页
     ·核心——外围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第22-23页
   ·规模经济理论第23页
     ·基本理论第23页
     ·规模经济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第23页
   ·聚集理论第23-25页
     ·基本理论第23-24页
     ·聚集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第24-25页
3 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的构建第25-36页
   ·旅游地的竞合关系第25-26页
   ·实施区域旅游竞合的基础第26-27页
     ·资源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第26页
     ·利益相关性第26-27页
     ·地缘性第27页
     ·经济、文化差异不大第27页
     ·基础设施及其他条件第27页
   ·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第27-28页
   ·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第28-31页
     ·区域旅游活动要素的博弈分析第28-29页
     ·区域旅游竞合博弈过程分析第29-30页
     ·区域旅游竞合模式选择第30-31页
   ·区域旅游竞合必要性分析及制度安排第31-36页
     ·必要性博弈模型第31-32页
     ·必要性实证分析第32-33页
     ·区域旅游竞合的约束性制度安排第33-36页
4 区域旅游竞合的实证研究——以东北“4+1”联合体为例第36-42页
   ·合作现状第36-37页
   ·“4+1”联合体各城市资源特色第37-38页
   ·合作的动力机制第38-39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驱动第38页
     ·“4+1”联合体实现各自城市利益的驱动第38-39页
     ·提升区域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第39页
   ·联合体旅游合作潜力分析第39页
   ·提升“4+1”联合体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第39-42页
     ·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结构第39-40页
     ·加强区域内部的整体协调第40页
     ·加快配套性设施的建设第40页
     ·加强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创新研究第40-41页
     ·加强旅游一体化战略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第41-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贸易摩擦效应的辩证分析
下一篇:中国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研究--基于对40家大型企业问卷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