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铣加工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插铣加工的特点 | 第11-13页 |
| ·插铣加工方式 | 第11-12页 |
| ·插铣加工优点 | 第12-13页 |
| ·插铣加工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 ·插铣机理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 ·插铣应用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19-20页 |
| 第2章 插铣加工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20-32页 |
| ·插铣铣削方式 | 第21-23页 |
| ·逆铣铣削力模型的建立 | 第23-27页 |
| ·切屑径向厚度 | 第23-25页 |
| ·切削厚度 | 第25-26页 |
| ·切削力 | 第26-27页 |
| ·顺铣铣削力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 ·切屑径向厚度 | 第27-28页 |
| ·切削力 | 第28页 |
| ·K_t,K_r,K_a的确定 | 第28-29页 |
| ·插铣加工表面粗糙度 | 第29-31页 |
| ·竖直方向表面粗糙度 | 第30页 |
| ·水平方向表面粗糙度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插铣实验研究方案设计与系统构建 | 第32-48页 |
| ·实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32-33页 |
| ·实验的主要目的 | 第32页 |
| ·实验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3-39页 |
| ·铣削用量的选择 | 第33-37页 |
| ·铣削力研究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 ·表面粗糙度研究实验方案 | 第38-39页 |
| ·薄壁加工实验方案 | 第39页 |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39-46页 |
| ·实验软硬件准备 | 第39页 |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39-40页 |
| ·实验设备简介及调试 | 第40-46页 |
| ·实验操作过程与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 ·实验采用的数控加工程序 | 第46页 |
| ·插铣加工实验步骤 | 第46页 |
| ·铣削力的采集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8-64页 |
| ·铣削力实验数据处理 | 第48-57页 |
| ·铣削方式的对比 | 第48-49页 |
| ·单因素铣削力试验 | 第49-53页 |
|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 第53-57页 |
| ·表面粗糙度数据处理 | 第57-59页 |
| ·水平步距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 | 第58-59页 |
| ·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 | 第59页 |
| ·薄壁加工 | 第59-62页 |
| ·插铣同立铣切削效率对比 | 第62-63页 |
| ·立铣切削效率 | 第62页 |
| ·插铣切削效率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