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写作的难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政府绩效评估及其价值取向的理论概述 | 第15-28页 |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 第15-18页 |
·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 | 第18页 |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 | 第18-20页 |
·价值取向的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价值取向基本理论问题 | 第20-22页 |
·合理价值取向的建构标准及原则 | 第22-25页 |
·价值取向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实践意义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扭曲 | 第28-35页 |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缺失 | 第28-31页 |
·以民为本的价值缺失 | 第28-29页 |
·经济价值的泛化 | 第29页 |
·公共利益导向的偏差 | 第29-30页 |
·对效率原则的扭曲 | 第30页 |
·公共责任的价值缺失 | 第30-31页 |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扭曲的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伦理型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31-32页 |
·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32页 |
·公共责任机制的不健全 | 第32-33页 |
·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 第33页 |
·我国绩效评估制度的不完善 | 第33-34页 |
·多元化目标导致的价值冲突 | 第34-35页 |
第4章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43页 |
·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 第35-39页 |
·早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效率至上 | 第35-36页 |
·中期的民主制行政范式:社会公平 | 第36-38页 |
·近期的新公共管理范式:3E | 第38-39页 |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 第39-41页 |
·强调公共责任 | 第39页 |
·确立顾客至上的价值 | 第39-40页 |
·投入产出的价值 | 第40-41页 |
·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 第41页 |
·对我国的启示:价值取向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标准 | 第41-43页 |
·实现并增进公共利益 | 第41-42页 |
·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 第42页 |
·促进政府职能合理定位 | 第42-43页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 第43-56页 |
·确立合理的绩效价值取向 | 第43-48页 |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43-45页 |
·效能的价值取向 | 第45-46页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46-48页 |
·建立实现合理绩效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态 | 第48-53页 |
·培育服务行政文化,为价值取向实现提供文化支撑 | 第48-49页 |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为价值取向实现提供角色支持 | 第49-50页 |
·完善制度建设,为价值取向实现提供制度基础 | 第50-52页 |
·改变行政人员的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实现提供载体 | 第52-53页 |
·合理价值取向的实现机制 | 第53-56页 |
·制度引导 | 第53-54页 |
·教育倡导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