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中国节庆旅游蓬勃发展 | 第10-12页 |
·学者对节庆旅游的关注 | 第12-13页 |
·中国影视旅游的快速兴起 | 第13-14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节庆旅游 | 第14-16页 |
·影视旅游 | 第16页 |
·国内外节庆旅游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页 |
·研究设计 | 第19-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城市旅游理论 | 第24页 |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影节事产品的发展 | 第26-35页 |
·国外著名电影节 | 第26-31页 |
·国外电影节的分布 | 第26-29页 |
·国外电影节事产品的发展--嘎纳国际电影节 | 第29-30页 |
·电影节举办地的区位特点 | 第30-31页 |
·国内电影节 | 第31-33页 |
·国内电影节事活动举办地 | 第31-32页 |
·国内著名电影节案例—长春电影节 | 第32-33页 |
·国内电影节事活动举办地的区位特征 | 第33页 |
·结论:国内外电影节事活动的比较及其旅游影响评价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旅游产品转化机理 | 第35-44页 |
·上海国际电影节简介 | 第35页 |
·电影节与旅游结合的实践 | 第35-36页 |
·电影节与春秋国旅的互动 | 第36页 |
·电影节与周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互动——舟山 | 第36页 |
·电影节旅游产品转化的感应认知 | 第36-40页 |
·人口统计特征 | 第37-38页 |
·影视节庆旅游的感知度调查 | 第38页 |
·影视节庆旅游的参与度调查 | 第38-39页 |
·影视节庆旅游认知度调查 | 第39-40页 |
·影视节事的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路径 | 第40-44页 |
·电影节与都市旅游结合 | 第40-41页 |
·电影节与长三角影视旅游的互动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 | 第45-47页 |
附录一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考察资料 | 第47-48页 |
附录二 访谈资料 | 第48-50页 |
附录三 “上海电影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第50-51页 |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