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5-25页 |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 第15-16页 |
·嵌入式产品应用 | 第16-18页 |
·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分类 | 第18-19页 |
·Linux | 第18页 |
·WinCE | 第18-19页 |
·VxWorks | 第19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嵌入式网络概述 | 第20-21页 |
·嵌入式Internet实现方式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嵌入式硬件和软件设计 | 第25-43页 |
·S3C2410A处理器硬件开发平台 | 第25-28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28-31页 |
·Linux概述 | 第29-30页 |
·ARM-Linux | 第30-31页 |
·ARM-Linux操作系统在S3C2410A上移植 | 第31-39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31-35页 |
·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 | 第35-36页 |
·ARM-Linux的内核配置与编译 | 第36-37页 |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37-38页 |
·ARM-Linux启动过程 | 第38-39页 |
·以太网设备驱动 | 第39-42页 |
·网络驱动体系 | 第39-40页 |
·网络接口控制芯片CS8900A | 第40-41页 |
·网络芯片工作原理 | 第41页 |
·硬件接口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嵌入式网络通信研究与实现 | 第43-54页 |
·TCP/IP协议概述 | 第43-44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栈分析 | 第44-48页 |
·应用层协议 | 第44-45页 |
·传输层协议 | 第45-46页 |
·网络层协议 | 第46-47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 | 第47-48页 |
·TCP协议的简化设计与实现 | 第48-51页 |
·Linux网络通信实现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嵌入式网络通信优化研究与仿真实现 | 第54-79页 |
·嵌入式网络优化意义 | 第54-55页 |
·拥塞检测和回避 | 第55-58页 |
·拥塞检测 | 第55-56页 |
·慢速启动 | 第56-57页 |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 第57-58页 |
·拥塞回避 | 第58页 |
·Nagle算法 | 第58-61页 |
·Nagle算法概述 | 第58-60页 |
·Nagle算法分析 | 第60-61页 |
·NS2网络仿真软件概述 | 第61-62页 |
·网络仿真方法 | 第61-62页 |
·NS2原理 | 第62页 |
·嵌入式TCP协议仿真实现 | 第62-70页 |
·创建Agent | 第63-64页 |
·启动Agent | 第64-65页 |
·在接收端处理输入 | 第65-66页 |
·在发送端响应 | 第66页 |
·传输速率仿真 | 第66-67页 |
·TCP协议吞吐率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TCP协议延时抖动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70-78页 |
·RED算法 | 第70-71页 |
·EERED算法 | 第71-74页 |
·EERED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