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法学考量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述第12-17页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2-13页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银行:缺乏利益保障机制第13-14页
     ·借款学生:对其利益考虑不足第14页
     ·高校:权利义务责任不明第14页
   ·问题的成因分析第14-17页
     ·责任规制缺失第14-15页
     ·信用机制缺乏第15-16页
     ·政策性贷款非营利性和商业银行营利性矛盾第16-17页
第2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要素分析第17-32页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性质第17-19页
     ·经济法律关系第18-19页
     ·民事法律关系第19页
   ·主体制度第19-22页
     ·贷款人:银行第19-20页
     ·借款人:在校大学生第20-21页
     ·介绍人:高校第21页
     ·管理人:政府第21-22页
   ·主体之权利义务第22-25页
     ·民事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义务第22-23页
     ·经济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义务第23-25页
   ·责任制度第25-32页
     ·民事责任制度及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经济法律责任制度及其问题第26-32页
第3章 国外相似制度的借鉴第32-41页
   ·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及贷款种类的选择第32-33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2-33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33页
   ·助学贷款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第33-35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3-34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34-35页
   ·担保体系第35-36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5-36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36页
   ·贷款的回收第36-38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6-37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37-38页
   ·信用体系保障第38-39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8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38-39页
   ·政府职能第39-41页
     ·部分国家的规定第39-40页
     ·对我国的启示第40-41页
第4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重构第41-54页
   ·国家助学贷款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1-43页
     ·立法的必要性第41-42页
     ·立法的可行性第42-43页
   ·主体制度之重构第43-46页
     ·银行第44-45页
     ·借款学生第45页
     ·高校第45-46页
   ·权利义务之重构第46-48页
     ·政府——银行第46-47页
     ·政府——高校第47页
     ·政府——学生第47-48页
   ·归责原则第48-50页
     ·民事法律关系层面之归责原则第48-49页
     ·经济法律关系层面之归责原则第49-50页
   ·责任制度之重构第50-54页
     ·银行之责任第50页
     ·借款学生之责任第50-52页
     ·高校之责任第52-53页
     ·政府之责任第53-54页
第5章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中小企业促进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