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问题的起源 | 第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相关概念 | 第8页 |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对国外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状况 | 第8-9页 |
| ·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研究状况 | 第9页 |
| ·对高校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 2 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 第11-20页 |
| ·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 | 第11-15页 |
| ·教育技术名称的演变 | 第11-12页 |
| ·AECT 对教育技术的历次定义 | 第12-13页 |
| ·我国有关教育技术的表述 | 第13-14页 |
| ·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 | 第14-15页 |
| ·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 ·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 ·教学理论 | 第16页 |
| ·传播理论 | 第16-17页 |
| ·系统理论 | 第17-18页 |
| ·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20-34页 |
| ·国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况 | 第20-21页 |
| ·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 ·20 - 90 年代的电化教学 | 第21-22页 |
| ·从传统电化教学到CAI 及网络教学(80 年代中后期至90 年代末) | 第22-24页 |
| ·广西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应用与实践 | 第24-32页 |
| ·解放前广西的电化教育 | 第24页 |
| ·传统的广西高校的电化教育(70 年代末至90 年代中期) | 第24-25页 |
| ·CAI 兴起时期的广西高校教育技术 | 第25-29页 |
| ·《微机原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4 对广西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探讨 | 第34-51页 |
| ·缓慢发展期(1980 - 1995) | 第34-36页 |
| ·同一时期的外部环境 | 第34-35页 |
| ·广西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应用状况 | 第35页 |
| ·落后原因 | 第35-36页 |
| ·九十年代中期后的快速发展期 | 第36-51页 |
| ·外部环境 | 第37-38页 |
| ·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 ·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 第47-51页 |
| 5 经验和影响 | 第51-56页 |
| ·经验和启示 | 第51-52页 |
| ·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 第51页 |
| ·加大投入——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发展的支撑点 | 第51页 |
| ·点→线→面→网——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模式 | 第51页 |
| ·制度化——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有力保障 | 第51-52页 |
| ·学习、交流、合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 第52页 |
| ·持之以恒——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法宝 | 第52页 |
| ·对21 世纪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52-56页 |
| ·成立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 第52-53页 |
| ·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及成绩 | 第53-54页 |
| ·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常态化 | 第54-55页 |
| ·对多媒体教学管理规范化 | 第55-56页 |
| 6 结束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