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介绍与特征分析 | 第8-17页 |
第一节 浮动抵押制度概念及特征 | 第8-11页 |
一、浮动抵押制度的概念 | 第8-9页 |
二、浮动抵押制度的特征 | 第9-11页 |
第二节 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介绍 | 第11-12页 |
一、动产浮动抵押的设定制度 | 第11页 |
二、动产浮动抵押的保全登记制度 | 第11-12页 |
三、动产浮动抵押的实行制度 | 第12页 |
第三节 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与境外浮动抵押制度的比较 | 第12-17页 |
一、抵押人范围 | 第12-13页 |
二、抵押标的物范围 | 第13-14页 |
三、抵押权实现方式与程序 | 第14-16页 |
四、设定方式与登记效力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对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评析 | 第17-31页 |
第一节 以《物权法》的具体规定为视角 | 第17-20页 |
一、动产浮动抵押的主体 | 第17-18页 |
二、动产浮动抵押的标的物 | 第18-19页 |
三、动产浮动抵押的登记 | 第19-20页 |
四、浮动抵押人的经营自由权和第三人的善意取得 | 第20页 |
第二节 以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功能为视角 | 第20-25页 |
一、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优势 | 第21-24页 |
二、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劣势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以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价值为视角 | 第25-31页 |
一、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对抵押权人而言) | 第26-28页 |
二、效率与秩序的冲突(对整个社会而言)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以债权人权利保护为视角完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对抵押人的自由处分权的限制 | 第32-35页 |
一、对“正常经营活动”的界定 | 第32-33页 |
二、对“合理价款”的界定 | 第33-34页 |
三、增加限制性条款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抵押权人的积极防范措施 | 第35-37页 |
一、双方合理界定“严重影响” | 第35-36页 |
二、双方约定提前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 第36页 |
三、混合抵押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各债权人利益之平衡 | 第37-41页 |
一、与无担保债权的顺位 | 第37-38页 |
二、与有担保债权的顺位 | 第38页 |
三、与留置权的顺位 | 第38-39页 |
四、与质权的顺位 | 第39页 |
五、与租赁权的顺位 | 第39-40页 |
六、与法定债权的顺位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动产浮动抵押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第41-43页 |
一、建立与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制度 | 第41-42页 |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 第42页 |
三、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制度 | 第42页 |
四、建立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相结合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建立统一、完善的浮动抵押登记制度 | 第43-46页 |
一、采用登记对抗主义 | 第43-44页 |
二、登记的主体 | 第44-45页 |
三、登记的内容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代管人制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