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的生理响应 | 第11-12页 |
2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相关参数的影响 | 第12-16页 |
·干旱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干旱对光能吸收转换、水光解和电子传递影响 | 第13-14页 |
·干旱对叶绿体中NADPH和ATP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干旱对RuBP含量和Rubisco活性的影晌 | 第15-16页 |
3 RCA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RCA的分子特性 | 第16-17页 |
·RCA对Rubisco的活化作用 | 第17-19页 |
·RCA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9-20页 |
4 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RCA含量与水稻耐旱性的关系 | 第22-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23页 |
·气体交换实验和荧光实验 | 第23-24页 |
·叶绿素的测定 | 第24页 |
·Rubisco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Rubisco和RCA含量测定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土壤含水量及反义RCA水稻的耐旱表型 | 第25-27页 |
·干旱对反义RCA水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27-30页 |
·干旱对反义RCA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0-32页 |
·干旱对反义RCA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干旱对反义RCA水稻Rubisco活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干旱对反义RCA水稻RCA和Rubisco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第三章 RCA超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水稻的遗传转化 | 第40-5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4页 |
·RCA全长基因、质粒和菌种 | 第40-41页 |
·PCR引物 | 第41页 |
·rca的克隆与测序 | 第41-42页 |
·rca大小亚基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pC1390-Ⅰ和pC1390-Ⅱ导入农杆菌EHA105 | 第42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植株再生 | 第42-43页 |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检测 | 第43页 |
·RNA的提取与RT-PCR鉴定 | 第43-44页 |
·T_1代转化水稻的筛选与种植 | 第44页 |
·Rubisco和RCA含量测定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含rca基因的克隆与产物鉴定 | 第44-46页 |
·rca/BamHI和SpeI片段与pCAMBIA1390-ubi(PC1390)载体连接 | 第46页 |
·pC1390-Ⅰ、pC1390-Ⅱ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并PCR鉴定 | 第46-47页 |
·农杆菌法转化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及植株的再生 | 第47页 |
·RCA超表达转基因株T_0代的分子检测 | 第47-49页 |
·RCA超表达转基因株T_1代的检测 | 第49-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农杆菌转基因方法的转化效率 | 第52-53页 |
·Ubiquitin启动子的超表达效率 | 第53页 |
·RCA大小亚基超表达的意义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 | 第55-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或接收的文章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