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绪论第10-33页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第10-23页
 二、文献综述和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第23-27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7-31页
 四、论文的主要结构第31-33页
第一章 战后初期日本政党政治的复兴第33-62页
 一、近代日本政党政治的产生及其影响第33-40页
  (一) 近代日本政党政治的历史沿革第33-38页
  (二) 近代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影响第38-40页
 二、美国对日民主化改革第40-50页
  (一) 美国对日单独占领第40-43页
  (二) 美国对日民主化改革及其影响第43-50页
 三、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确立第50-57页
  (一) 战后日本政党政治复兴的原因第50-52页
  (二) 战后政党复活及现代政党政治的确立第52-55页
  (三) 战后初期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第55-57页
 四、战后初期日本政党政治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第57-62页
  (一) 战后初期日本政党政治的特征第57-59页
  (二) 战后初期日本政党政治确立的历史意义第59-62页
第二章 “五五年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第62-94页
 一、“五五年体制”的形成第62-68页
  (一) “五五年体制”的概念界定第62-64页
  (二) “五五年体制”形成的背景第64-68页
 二、“五五年体制”的演变历程第68-83页
  (一) 自民党政治确立时期(1955—1960 年)第68-72页
  (二)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0—1972 年)第72-76页
  (三) 自民党政权的衰落(1972—1978 年)第76-79页
  (四) 自民党政治的复兴时期(1978—1987 年)第79-81页
  (五) “五五年体制”崩溃时期(1987—1993 年)第81-83页
 三、“五五年体制”的特征及影响第83-94页
  (一) “五五年体制”时期政党政治特点分析第83-91页
  (二) “五五年体制”崩溃的必然性第91-94页
第三章 多党联合执政的出现与变迁第94-127页
 一、非自民党主导下的多党联合政权的诞生与更迭第94-102页
  (一) 多党联合政权的诞生与细川护熙内阁第94-98页
  (二) 联合政权的更迭:从羽田孜内阁到村山富市内阁..第98-102页
 二、自民党主导下的多党联合政权时代第102-110页
  (一) 桥本龙太郎内阁第102-106页
  (二) 小渊惠三内阁第106-108页
  (三) 森喜朗内阁第108-110页
 三、联合政权与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重塑第110-119页
  (一) 小泉纯一郎政权与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重塑第110-116页
  (二) 从短命的安倍晋三内阁到前途未卜的福田康夫政权第116-119页
 四、多党联合执政时期日本政党政治的特征演变第119-127页
  (一) 战后日本政党格局的瓦解与日本政治的转型第119-122页
  (二) 冷战后日本政界的重组交替与政策对立轴的转变第122-127页
第四章 日本政党政治特征及其环境因素分析第127-160页
 一、日本政党政治特征的总体概括第127-145页
  (一) 派阀政治第127-133页
  (二) 金权政治第133-139页
  (三) 保守政治第139-145页
 二、日本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第145-151页
  (一) 不彻底的民主化改革第145-146页
  (二) 日本式的集团主义第146-147页
  (三) 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第147-148页
  (四) 社会结构的变迁第148-149页
  (五) 大众传媒的作用第149-151页
 三、政治统治体系内其它因素的作用第151-160页
  (一) 日本官僚制度与政党政治第152-157页
  (二) 日本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第157-160页
第五章 日本政党政治的走向第160-183页
 一、日本政党政治中保守趋势的增强第160-167页
  (一) 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抬头第160-165页
  (二) 新保守势力的崛起第165-167页
 二、日本政党政治中民主化的衰落第167-174页
  (一) 日本化的民主第167-170页
  (二) 民主化衰落的表现第170-174页
 三、以政党政治变革来维护政治稳定第174-183页
  (一) 政党与政治稳定第174-176页
  (二) 日本“一党居优”政党体制下的政治稳定第176-180页
  (三) 日本政党政治中的信任危机第180-183页
结论第18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第201-202页
论文摘要第202-206页
Abstract第206-210页
后记第210-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战时期印美关系研究
下一篇:民主党派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