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关于风筝起源的诸说考辩 | 第11-15页 |
(一) 风筝起源杂说之否定 | 第11页 |
(二) 风筝起源于招幡 | 第11-15页 |
二、清末民初潍坊风筝艺术传统的家族性传承个案 | 第15-25页 |
(一) 潍坊历史概况 | 第15页 |
(二) 潍坊风筝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 第15-17页 |
(三) 潍坊风筝世家的家族性传承事例 | 第17-25页 |
1. 杨家埠风筝 | 第17-18页 |
2. 杨同科风筝 | 第18-19页 |
3. 陈氏扎彩 | 第19页 |
4. 牟丹风筝 | 第19-20页 |
5. 孙家风筝 | 第20-21页 |
6. 韩家风筝 | 第21页 |
7. 胡家风筝 | 第21-22页 |
8. 康家风筝 | 第22页 |
9. 郭家风筝 | 第22-23页 |
10. 杨万善风筝 | 第23页 |
11. 唐家风筝铺 | 第23-24页 |
12. 张衍禄的风筝店 | 第24-25页 |
三、民国中期潍坊风筝艺术的发展—以历届风筝赛会为中心 | 第25-28页 |
(一) 首届潍县风筝赛会 | 第25-26页 |
(二) 第二届潍县风筝赛会 | 第26页 |
(三) 第三届潍县风筝赛会 | 第26-28页 |
四、新中国时期潍坊风筝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 第28-34页 |
(一) 1979 年以前潍坊风筝的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的产业化发展 | 第29-34页 |
1.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 | 第29-30页 |
2. 潍坊风筝的产业化 | 第30-31页 |
3. 风筝产业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