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证据保全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证据保全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一、证据保全的基本含义 | 第10-11页 |
二、证据保全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和意义 | 第13-18页 |
一、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 | 第13-16页 |
二、证据保全制度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域外证据保全制度的考察及其原理评价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证据保全的实质要件(保全的类型) | 第18-20页 |
一、证据有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可能 | 第18页 |
二、双方当事人同意 | 第18-19页 |
三、当事人对确定事、物现状有法律上的利益且有必要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形式要件 | 第20-22页 |
一、对方当事人的情况 | 第21页 |
二、待证事实 | 第21-22页 |
三、应保全的证据 | 第22页 |
四、保全证据的理由 | 第22页 |
第三节 证据保全的管辖法院 | 第22-23页 |
一、诉前证据保全的管辖法院 | 第22-23页 |
二、诉讼中证据保全的管辖法院 | 第23页 |
第四节 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 | 第23-25页 |
一、对方当事人的异议权 | 第23-24页 |
二、当事人的在场见证权 | 第24-25页 |
三、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救济途径 | 第25页 |
第五节 证据保全的效力 | 第25-27页 |
一、保全的证据在诉讼中使用时的效力 | 第25-26页 |
二、保全的证据在当事人申请重新调查时效力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价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7-30页 |
一、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27页 |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27-28页 |
三、《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 | 第28-29页 |
四、知识产权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对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评价 | 第30-35页 |
一、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缺陷 | 第30-31页 |
二、证据保全类型单一和形式要件的残缺 | 第31-32页 |
三、关于法院管辖的规定不够健全 | 第32-33页 |
四、相关程序保障机制的不足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基本构想 | 第35-40页 |
第一节 修法时增设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 第35-36页 |
一、增设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必要性 | 第35页 |
二、增设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措施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证据保全程序的启动 | 第36-38页 |
一、实质要件方面 | 第36-37页 |
二、形式要件方面 | 第37页 |
三、管辖法院方面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加强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 | 第38-40页 |
一、完善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救济途径 | 第38页 |
二、加强证据调查时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保障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