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黄土高路堤的沉降 | 第10-12页 |
·黄土高路堤沉降处治技术 | 第12-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吴子高速公路工程概况及高填方路基变形破坏 | 第20-32页 |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沿线工程地质特征 | 第21-25页 |
·沿线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沿线地层岩性 | 第22-23页 |
·沿线水文地条件 | 第23-24页 |
·沿线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 第24-25页 |
·特殊土路基的处治 | 第25-28页 |
·湿陷性黄土 | 第25-27页 |
·淤积地 | 第27-28页 |
·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变形特征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吴子高速黄土高填方路基灰土挤密桩加固 | 第32-45页 |
·影响黄土高填路堤沉降的因素 | 第32-36页 |
·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 | 第36-37页 |
·灰土挤密桩加固 | 第37-45页 |
·灰土挤密加固机理 | 第37-40页 |
·灰土挤密加固设计 | 第40-45页 |
第四章 灰土挤密桩加固前后高路堤沉降量计算与数值分析 | 第45-64页 |
·加固段工程概况 | 第45-47页 |
·高路堤沉降变形的分层总和法计算 | 第47-49页 |
·分层总和法 | 第47-48页 |
·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高填路堤沉降变形的数值计算 | 第49-62页 |
·有限元的分析原理 | 第51-54页 |
·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55页 |
·数值计算 | 第55-62页 |
·沉降变形原因及加固效果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高填方路基沉降监测分析 | 第64-78页 |
·沉降监测段的选择 | 第64页 |
·高路堤工后沉降的估算 | 第64-66页 |
·工后沉降估算经验公式 | 第65-66页 |
·监测段工后沉降估算 | 第66页 |
·沉降观测方案 | 第66-69页 |
·地基沉降标的布设与施工 | 第66-69页 |
·地面标的布设 | 第69页 |
·水准点的布设 | 第69页 |
·观测频率 | 第69页 |
·观测仪器及精度 | 第69页 |
·沉降监测 | 第69-76页 |
·基底沉降监测 | 第69-70页 |
·路面标沉降观测 | 第70-76页 |
·路堤监测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1 结论 | 第78-79页 |
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